[实用新型]电网过电压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987.9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H02H7/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过电压 抑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过电压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3~35kV配电系统中存在如下几种过电压:雷击时产生的大气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断路器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电容元件和非线性电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谐振过电压等。目前尚无针对这些过电压的完整保护方案,从而会发生电缆放炮、电动机绝缘击穿、避雷器爆炸和电压互感器烧毁等事故。此类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与系统中安装的过电压保护装置的性能有关外,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对过电压装置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不同的系统,选择过电压保护时需考虑系统输电线路的类型,输配电线路的网络结构,负载的性质和系统的接地方式等等。针对如此复杂的系统,难以孤立的使用某种或某几种过电压保护装置来全面抑制各种类型的系统过电压,且这些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电压保护产品,因保护特性不能相互匹配,而无法彻底有效的抑制系统过电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电网中出现的各种过电压进行抑制、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的可靠性、电压抑制性能高、适用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电网过电压抑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网过电压抑制装置,包括隔离开关、开关状态指示单元、过电压吸收器、电压互感器和综合保护控制单元,所述隔离开关与电网相连,且所述隔离开关分别与开关状态指示单元、过电压吸收器、电压互感器相连,所述过电压吸收器接地,所述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与综合保护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综合保护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控制电网工作状态的继电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隔离开关为固定开关或者隔离手车。
所述开关状态指示单元包含指示灯和电容串联连接形成的串联回路,所述串联回路一端与隔离开关相连,所述串联回路另一端接地。
所述过电压吸收器、电压互感器分别串接有高压限流熔断器。
所述综合保护控制单元还包括保护处理器、运算处理器、模数转换器、FLASH存储器、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接口模块,所述运算处理器分别与保护处理器、模数转换器、FLASH存储器、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接口模块相连,所述模数转换器与电压互感器相连,所述保护处理器与继电器相连。
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包括RS485接口、RS232接口、CAN总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压互感器耦合电网电压信号,通过综合保护控制单元对电网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存储、输出以及电网控制,实现对电网过电压抑制装置,同时通过过电压吸收器吸收电网,能够消除系统过电压保护死区、吸收过电压能量,能够取代电压互感器柜及专用避雷器柜,同时具有过电压,低电压,断线等保护功能,过电压能够有效保护电压互感器和综合保护控制单元,能够对电网中出现的各种过电压进行抑制、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的可靠性,具有电压抑制性能高、适用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综合保护控制单元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隔离开关;2、开关状态指示单元;3、过电压吸收器;4、电压互感器;5、综合保护控制单元;51、继电器;52、保护处理器;53、运算处理器;54、模数转换器;55、FLASH存储器;56、人机交互模块;57、通信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送端调制调整方法、装置及发送端
- 下一篇:一种跨资源访问的协议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