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纤维井式坩埚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937.0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军;孙鸣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华旭利尔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F27B14/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坩埚 熔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熔炼铝合金、锌和铜的专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纤维井式坩埚熔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井式坩埚熔化炉都是由炉体、炉衬、加热元件、坩埚组合而成,通常,传统的井式坩埚熔化炉一般采用加元件器与炉衬浇筑料在一起,或放在搁丝砖上,炉衬一般都为耐火砖,因而,炉衬的厚度比较厚,导致加热过程中热损耗比较大,造成能源的浪费。另外,加热元件多为电阻丝侧置在炉膛搁丝砖上或预埋在炉膛保温材料内,这种安置方式致使日常工作中维护不便而且成本较高。而且通常井式坩埚炉均为上出料方式,不利于某些特殊场合的使用和对高温金属溶液使用过程的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纤维井式坩埚熔化炉,能够克服传统井式坩埚熔化炉的笨重,升温速率慢等缺陷。
一种全纤维井式坩埚熔化炉,包括炉体、炉衬、坩埚和加热元件,炉衬、坩埚和加热元件均位于炉体内部,所述的炉体由上炉体和下炉体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炉衬由纤维组块拼接而成,纤维组块紧贴在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元件固定连接在炉衬的内壁上,所述坩埚的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炉体和下炉体之间设置有纤维纸板。
进一步地,下炉体上设置有排料孔,所述的排料管伸出排料孔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炉衬上穿设有不锈钢钉,且不锈钢钉焊接在炉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元件为电阻带。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组块采用硅酸铝纤维毯压制而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1、该全纤维井式坩埚熔化炉,炉衬采用硅酸铝纤维组块,由于其热容小密度小,能够提高升温速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薄了保温层,使得炉子移动更为轻便;
2、炉体采用上、下对接结构,并在坩埚的底部设置出料管,使得取料更加便捷,避免了取料时候的的炉体倾斜,防止炉体内部加热元件的掉出,便于维护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衬;3-加热元件;4-不锈钢钉;5-排料口;6-坩埚;7-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全纤维井式坩埚6熔化炉,包括炉体1、炉衬2、坩埚6和加热元件3,炉衬2、坩埚6和加热元件3均位于炉体1内部,所述的炉体1由上炉体1和下炉体1连接在一起组成,且在上下炉体1之间设置纤维纸板隔热,以便坩埚6的取放;所述炉衬2由纤维组块拼接而成,纤维组块紧贴在炉体1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元件3固定连接在炉衬2的内壁上,加热元件3为电阻带;所述坩埚6的底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料管7。
所述下炉体1上设置有排料孔,所述的排料管7伸出排料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的炉衬2上穿设有不锈钢钉4,且不锈钢钉4焊接在炉体1上,使炉衬2与炉体1形成整体结构,能够防止炉衬2长期使用而产生松动。
在炉体1内部设置有排料管7加热器,且位于排料管7下方,能够防止排料口5温度过低造成物料凝固堵塞排料管7。
所述的炉衬2采用若干硅酸铝纤维毡组块拼接而成,且硅酸铝纤维毡压缩60%再用于拼接,利用其膨胀性特点,使组块之间接触充分且与炉体1之间紧密连接,提高了保温效果,防止炉体1内热量的散失。
所述的上、下炉体1均采用冷轧钢板一次成型,在上炉体1的上、下端部和下炉体1的上端部分别焊接法兰,上、下炉体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炉体1采用上、下炉体1的分体式结构,避免了取料时候的的炉体1倾斜,防止炉体1内部加热元件3的掉出,便于维护和检修。
所述的排料管7,在具体安装使用时,与其它输出管道相连,用量可控,便于对高温金属溶液的使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华旭利尔电炉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华旭利尔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