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8053.5 | 申请日: | 201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盛士达传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4 | 分类号: | H01H35/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用的报警装置,特别是油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油压报警的压力开关一般具有壳体、顶杆、弹簧、动静触头和导线等零件,然而由于导线的存在,顶杆下端部还需要装有滑销,与滑销对应的零件上开有滑槽,这就使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成本高,同时组装也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零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压力开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力开关,包括护套、橡胶套、接头、顶杆、触点座、堵头、调节弹簧、动触点、主弹簧、插片以及塑壳,所述接头一端与塑壳连接,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设有橡胶套,所述护套罩住橡胶套,所述护套上设有进油孔,所述顶杆设置在接头内,所述顶杆一端与橡胶套接触,另一端与设置在触点座内的堵头相抵靠,所述触点座设置在接头内,所述触点座内依次设有堵头、调节弹簧以及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一端伸出触点座,另一端顶靠在调节弹簧上,所述主弹簧一端顶靠在触点座上,另一端顶靠在塑壳上,所述插片设置在塑壳内。
所述顶杆与堵头之间设有垫片。
所述接头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外密封圈。
所述塑壳在与接头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O型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压力开关不使用导线,避免了导线在工作时被扯断的危险,简化了结构,是的组装、更换方便,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护套,2为橡胶套,3为接头,4为顶杆,5为外密封圈,6为垫片,7为触点座,8为主弹簧,9为O型圈,10为插片,11为塑壳,12为动触点,13为调节弹簧,14为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压力开关包括护套1、橡胶套2、接头3、顶杆4、触点座7、堵头14、调节弹簧13、动触点12、主弹簧8、插片10以及塑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3一端与塑壳11连接,所述接头3的另一端设有橡胶套2,所述护套1罩住橡胶套2,所述护套1上设有进油孔15,所述顶杆4设置在接头3内,所述顶杆4一端与橡胶套2接触,另一端与设置在触点座7内的堵头14相抵靠,所述触点座7设置在接头3内,所述触点座7内依次设有堵头14、调节弹簧13以及动触点12,所述动触点12一端伸出触点座7,另一端顶靠在调节弹簧13上,所述主弹簧8一端顶靠在触点座7上,另一端顶靠在塑壳11上,所述插片10设置在塑壳11内。所述顶杆4与堵头14之间设有垫片6。所述接头3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外密封圈5。所述塑壳11在与接头3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O型圈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1所示,介质(油)通过护套1上的进油孔15进入护套1内腔并与橡胶套2外表面相接触,油压使橡胶套2发生形变并推动顶 杆4,顶杆4再推动垫片6及触点座7在接头3内沿轴向移动,这时主弹簧8被压缩,动触点12与插片10接触,使插片形成回路,完成开关的接通动作;同理,当油压下降时,橡胶套2在主弹簧8的作用下,逐步恢复原状,顶杆4退回,触点座7退回,动触点12与插片10分离,开关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盛士达传感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盛士达传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8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跳平稳的可调式温控器
- 下一篇:用于高压开关设备的静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