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解铝打壳系统的节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7154.0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琛;宋丽君;张磊刚;郭金虎;牛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曦光气动液压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解铝 系统 节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解铝打壳系统的节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系统技术状况是传统模式下通过远程电磁阀等对空压机所供动力执行打壳气缸所需求的工艺目的。现有系统的技术特点与弊端:a、能耗过大,污染严重;b、锤头直接打破铝壳,惯性深冲,锤头滞泡电解液时间过长,融化锤头,致锤头消耗增大,寿命缩短,更换频繁;c、融化锤头降低电解铝液纯度,降低原铝品质;d、打壳头上粘葫芦头:致下料不畅,堵料,增大壳面口,增加电解槽热能损失;e、锤头粘连致锤头被下料口卡住,加重a与b现象发生;f、氟盐消耗增大:下料不畅致效应易发,增加铝的二次发生和氟盐消耗,效率降低并伴随成本升高,污染加重;g、劳动强度升高,气缸损坏频繁:粘连葫芦头需不时由人工打掉,耗费人力并冲击打壳气缸,增加打壳气缸故障损坏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解铝打壳系统的节能控制装置,本装置安装、操作和维护简单可靠,能够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且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电解铝打壳系统的节能控制装置,所述的打壳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打壳气缸、导向连杆和打壳锤头,所述的控制装置装设在打壳气缸的缸盖上,控制装置包括气源、常闭阀、常开阀和安装底板,所述的常闭阀和常开阀并排设置在安装底板上,常闭阀的阀体上分别设有与其阀腔连通的进气孔P1、出气孔A1和排气孔S1,常开阀的阀体上分别设有与其阀腔连通的进气孔P2、出气孔A2和排气孔S2,气源与进气孔P1连通,常闭阀和常开阀通过进气孔P1与进气孔P2之间的通道连通,进气孔P2孔口设有工艺堵头,出气孔A1与打壳气缸的无杆腔连接,出气孔A2与打壳气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的导向连杆和打壳锤头相连的部位上装设有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与常闭阀和常开阀电连接。
所述的出气孔A1和出气孔A2处设有消声器。
所述的常闭阀与常开阀均为电磁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其一、本装置采取控制回路系统元件的规模集成方式,实现了执行设备与控制元件的一体化集成工作,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维护简单,成本低廉等效果。
其二、本实用新型更为核心的价值在于1次冲击时气源循环运动,能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同时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使用电压传感器控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次冲击时无气流进入打壳气缸的有杆腔,减少了打壳气缸向下做功时的阻力,保证了电解铝壳面的打开,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横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常闭阀的结构示意图的纵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常开阀的结构示意图的纵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道的装置示意图;
图5为电解铝打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打壳气缸,2、导向连杆,3、打壳锤头,4、常闭阀,5、常开阀,6、安装底板,7、电压传感器,8、消声器,401、进气孔P1,402、出气孔A1,403、排气孔S1,404、通道,501、进气孔P2,502、出气孔A2,503、排气孔S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曦光气动液压元件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曦光气动液压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7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向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腐耐磨油管的表面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