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6974.8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耀忠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的烟气脱硫技术,可用于电力、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所使用的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扩容改造。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供煤形势的紧张导致煤种变化及新的环保要求的提高,原有电力、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所使用的烟气脱硫吸收塔的脱硫装置往往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需要扩容改造。
目前的常规扩容改造方案,对于烟气含硫量变化较大的工况,往往需要增加吸收塔浆池容积,增加喷淋层,这导致原吸收塔高度必须大幅度增加,由于对吸收塔改动较多,改造难度较大,从而导致改造费用高,改造工期长,同时也对结构安全稳定带来隐患,这种改造方案很难满足业主对造价和工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技术发明的目的是在不改动吸收塔壳体结构的前提下,用最小的改动工作量,达到吸收塔扩容改造,而且能够解决吸收塔在扩容改造过程中,改造工期长,改造费用高,改造后塔结构不安全等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提出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所述烟气脱硫吸收塔在不增加吸收塔高度的前提下,仅在原有结构设置的喷淋层上方的折返区空间内新增一层喷淋层,提高吸收塔的液气比;同时在吸收塔进出口处设置挡堰,提升吸收塔浆池高度,提升吸收塔的脱硫处理能力,提高脱硫效率。
所述新增的一层喷淋层的喷嘴高度与喷淋层等高,其层间高度为1.6-1.7m。
所述吸收塔进出口处挡堰的垂直高度为2-3m。
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挡堰设置在入口烟道壁上方,依靠垂直的加强肋板支撑,和垂直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设置;所述吸收塔出口烟道挡堰设置在出口烟道壁上方,所述挡堰和支撑肋板呈立起来的之字形。
所述吸收塔出口烟道外的除雾器冲洗水不能自流回吸收塔,而在除雾器下方设置冲洗水收集水箱和水泵,收集冲洗水并用泵输送回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原有吸收塔型结构及进出口烟道流速余量大的特点,在不增加吸收塔高度,不对吸收塔做大的结构改造的前题下,实现吸收塔扩容增效改造,改造工期短,改造费用相对较低,改造后的塔结构安全稳定;
2、改造后,由于增加了浆液循环泵入口倒灌高度,在不增加浆液循环泵功耗的前提下,还附带增加了浆液循环量,一定程度提高了脱硫效率;节能降耗。
3、对该改造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数字模拟分析,优化了结构参数和布置位置,改进了系统,增加了冲洗点,冲洗水收集系统等,确保了改造后吸收塔不会出现石膏堆积、结垢和烟速提高带来的液滴逃逸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收塔新增喷淋层布置平面图和断面图;
图2是吸收塔入口挡堰断面图;
图3是吸收塔出口烟道挡堰断面图;
图4是吸收塔出入口烟道挡堰局部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原有吸收塔型结构,及进出口烟道流速裕量大的特点,在不增加吸收塔高度,不改动吸收塔壳体结构的前提下,利用折返区空间加装喷淋层的方法,采用进出口烟道加装挡堰板,提高浆池容积;用最小的改动工作量,即能达到扩容改造的目的,又能解决吸收塔在扩容改造过程中,改造工期长,改造费用高,改造后塔结构不安全的问题。
图1是吸收塔新增喷淋层布置平面图和断面图;如图所示,原有结构设置3层喷淋层,上部存在6-9m的空间,因此在不加塔高的条件下而增加一层喷淋层,形成附图所示的4层喷淋层。在上述6-9m的折返区空间内新增一层喷淋层,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折返区这一结构特点,新增的一层喷淋层提高了吸收塔的液气比,提升吸收塔的脱硫处理能力,提高脱硫效率。
原有结构由于原喷淋层的喷嘴高度在喷淋管以下0.4m左右,为了达到对喷淋层的喷淋效果,原有喷淋层层间在2-2.2m,而新增的喷嘴高度与喷淋层等高,因此,新增的喷淋层只需在原有喷淋层的层高上增加1.6-1.7m,即可达到原有喷淋层2-2.2m的层间距同等效果;同时由于新增喷淋层布置于折返区,烟气流速较原喷淋层高,传质效果更好,因此可以采用较低的液气比,节能增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耀忠,未经徐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6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拱形防震床中的床板
- 下一篇:一种保护墙壁的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