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驱动式双级部分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6905.7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显;孙玉全;刘义昕;张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通博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2 | 分类号: | F04D13/02;F04D1/06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驱动 式双级 部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磁力驱动式部分流泵,特别是一种磁力驱动式双级部分流泵。
背景技术
部分流泵的叶轮为呈辐射状的直叶片,泵体压出室为环形,在泵体压出室切线方向上设出液管,液体经轴向进口吸入泵腔内在叶轮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一部分流量沿着圆形压出室切线方向上的出液管输出,另一部分随着叶轮做强制回转流动。
部分流泵的转速较高,能够产生较高的扬程,叶轮与泵体的间隙大小对泵的性能影响很小。由于其制造简单,运行稳定,在小流量、高扬程的工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对某些要求扬程更高的工况,一级叶轮部分流泵并不能达到和满足扬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装配、维修方便,运行可靠的磁力驱动式双级部分流泵,以提高磁力驱动式部分流泵的扬程。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泵体1、一级叶轮4、泵盖2、泵轴3、隔离套51、内磁转子52、外磁转子53、托架54,其特征是在泵体内腔与泵轴3间设置安装有隔离板6、二级叶轮7、端盖板8,隔离板6左右两侧分别为一级叶轮4泵腔和二级叶轮7泵腔,一级叶轮4和二级叶轮7在隔离板6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在泵体1上一级叶轮4出液口与二级叶轮7进液腔间设有连通管47连接,在一级叶轮4与二级叶轮7间设有间隔定位轴套30,隔离板6通过密封环座63、密封环62与间隔定位轴套30密封配合,在隔离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叶轮密封环64a、64b与一级叶轮4和二级叶轮7的轮毂41、61配合,一级叶轮4和二级叶轮7对称安装,隔离板6的外环部60与泵体1上开设的止口台12定位配合,端盖板8由外环部81和侧端板82构成,侧端板82中部开有二级叶轮7进液孔83,端盖板8的外环面81’与泵体1上开设的止口台12的环面12’配合,端盖板8的外环部81左侧端面与隔离板6的外环部60右侧端面贴靠定位,泵盖2与泵体1端面止口配合,隔离板6、端盖板8、泵盖2由托架54法兰54’与泵体1挤压固定,在端盖板8的外环部81上开设有进液槽孔85对接泵体1上一级叶轮4出液口与二级叶轮7间开设的连通管47,使端盖板8右侧与泵盖2左侧间腔A成为二级叶轮7的进液腔,通过端盖板8侧端板82中部开设的进液孔83进入二级叶轮7中心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装配、维修方便,运行可靠,双级叶轮工作,提高了磁力驱动式部分流泵的扬程。工作时,介质从泵进口进入一级泵腔,在一级叶轮4旋转离心力作用下,一部分介质从一级泵腔排出,其余部分随叶轮做强制回转流动;一级叶轮4排出的介质通过泵体外部的连通管47连接进入到二级泵腔,在二级叶轮7旋转离心力作用下,一部分介质从二级泵腔排出,其余部分随叶轮做强制回转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视图。
图3是图2右视图,表示在泵体上设有的连通管47。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隔离板6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端盖板8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泵体1、一级叶轮4、泵盖2、泵轴3、隔离套51、内磁转子52、外磁转子53、托架54,在泵体内腔与泵轴3间设置安装隔离板6、二级叶轮7、端盖板8,隔离板6左右两侧分别为一级叶轮4泵腔和二级叶轮7泵腔,一级叶轮4和二级叶轮7在隔离板6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在泵体1上一级叶轮4出液口与二级叶轮7进液腔间设有连通管47连接,在一级叶轮4与二级叶轮7间设有间隔定位轴套30,隔离板6通过密封环座63、密封环62与间隔定位轴套30密封配合,在隔离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叶轮密封环64a、64b与一级叶轮4和二级叶轮7的轮毂41、61配合,一级叶轮4和二级叶轮7背靠对称安装,可削除叶轮产生的轴向力,隔离板6的外环部60与泵体1上开设的止口台12定位配合,端盖板8由外环部81和侧端板82构成,侧端板82中部开有二级叶轮7进液孔83,端盖板8的外环面81’与泵体1上开设的止口台12的环面12’配合,端盖板8的外环部81左侧端面与隔离板6的外环部60的右侧端面贴靠定位,泵盖2与泵体1端面止口配合,隔离板6、端盖板8、泵盖2由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离板6、端盖板8、泵盖2由托架54法兰54’与泵体1挤压固定,在隔离板6外环面与泵体间设有密封圈66,在端盖板8的外环部81上开设有进液槽孔85对接泵体1上一级叶轮4出液口与二级叶轮7间开设的连通管47,使端盖板8右侧与泵盖2左侧间腔A成为二级叶轮7的进液腔,介质通过端盖板8侧端板82中部开设的进液孔83进入二级叶轮7中心部。
其装配容易,维修方便,径向尺寸通过止口配合定位,无需调整,叶轮组件为一个集装体,维修时,将托架拆下,叶轮组件整体取出,松开泵轴螺母,依次取下各零部件,对损坏部分进行维修或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通博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丹东通博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6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