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卸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6606.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陈顺东;丁传记;杨大庆;付冠东;李韧;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26 | 分类号: | H02K9/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驱动 电机 冷却液 卸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上的冷却液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价格日益高涨和储量的减少、为了减少城市汽车的污染排量,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交通工具受到各国政府高度关注和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一般采用的是液体冷却。液体冷却能够在复杂的运行过程中将驱动电机产生大量的热量有效的带走并散发出去,保证了电机定子的温升不致过高烧坏电机,保证了行车安全。
对用于电动汽车上的进行液体冷却的驱动电机,为了保证冷却通道的气密性水道外皮都是采用滚轧钢板无缝焊接而成,电机装车后,冷却液通过进水口进入冷却通道,通过出水口流出冷却通道,当需要对电机进行维修时,虽然切断了进、出口的冷却液,但保留在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很难即使排除,这对电机的运载、维修带来不变,由于保留在冷却腔的液体会溅洒,维修现场很容易被冷却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排除冷却通道内冷却液的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上的冷却液卸载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冷却液卸载装置,包括电机和外壳,所述电机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外套有水道外皮,所述冷却通道外的水道外皮上设有凸台并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内螺纹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螺塞。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套在机壳外的水道外皮上的冷却通道口处设有一个凸台,然后开有通孔并用螺塞塞住,这样在需要维修时,只需要打开螺塞就可以将冷却通道中的冷却液排放干净,这样维修起来方便而且不会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卸载装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中: 1、电机,1.1、转子, 1.2、定子 2、机壳, 3、水道外皮, 4、冷却通道, 5、凸台, 6、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定子的冷却液卸载装置,包括电机1,电机1的转子1.1内置于定子1.2内,然后电机1整体内置于机壳2内,机壳2为圆柱状,机壳2外侧四周设有冷却通道4,冷却通道4是相互贯通的螺旋状,在冷却通道4外套有一个圆柱状的水道外皮3,在冷却通道4外的水道外皮3处焊接一凸台5,然后打通通孔到冷却通道4中,然后将通孔加工成内螺纹通孔,然后用一外螺纹的螺塞6连接在通孔上,通过设置在驱动电机1水道外皮3上的凸台5和螺塞6,在液体冷却通道4内通过在凸台5上打通螺纹通孔并与螺塞6配合,当对电机1进行拆卸维修时,旋出螺塞6,使保留在液体冷却通道4内的冷却液迅速排除的目的,这种卸载装置既保证了液体冷却通道4的完整性、气密性,也保证了打开螺塞6后冷却通道4内的冷却液的及时排出,使得电机1在维修时轻便、清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6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