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向承载体系梁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5770.2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晨;刘芳;桂晓明;熊勇;谭礼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2/00;E01D19/00;E01D19/12;E02D2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承载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用于桥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梁桥。
桥梁一般分为五大类,即钢架桥、梁桥、拱桥、悬索桥和组合桥。其中梁桥一般建在跨度大、水域较浅处,由桥柱和桥板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主梁可以是实腹梁或桁架梁。实腹梁构造简单,制造、架设和维修均较方便,广泛用于中、小跨度桥梁;桁架梁的杆件承受轴向力,材料能充分利用,自重较轻,跨越能力大,多用于建造大跨度桥梁。
目前我国常规梁桥主要有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等,其典型的力学特点是:梁体主受力方向为桥梁纵向,一般是垂直于所跨越的河流、道路、山谷等,且与汽车行进方向一致,而桥墩和盖梁主受力方向为桥梁横向。常规条件下,这种由直接承受汽车的纵向结构通过横向结构将压力传递到墩柱及基础上的传力体系,是一种最经济、最合理的结构体系。当沿线桥下空间(地下、地面或空中)存在范围较宽的限制布置桥墩的空间(如地铁盾构隧洞、下沉式道路、既有高架桥及其他地下建筑等)时,传统梁桥结构体系的处理方法通常采用大跨径盖梁或地梁作为跨越结构,由其承担跨径范围内的梁体恒载、活载和自重。但由于跨径大,导致盖梁或地梁的结构高度以及桥墩尺寸也相应加大,这种梁桥不仅不美观、跨越能力弱,而且占用了较大的桥下或地下净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越桥下或地下障碍物能力强且有效节约桥下净空的梁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向承载体系梁桥,包括若干基桩、设在基桩上侧的墩柱及设在墩柱上侧的桥面,墩柱与桥面间沿桥面纵向设有盖梁本体,桥面包括若干沿桥面横向设置在盖梁本体上侧的横向单元梁。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基桩为沿桥面纵向并行的两排,各横向单元梁均跨设在两排基桩上侧的盖梁本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横向单元梁与盖梁本体间均设有支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横向单元梁为钢箱梁或者T字砼梁或者箱型砼梁或者空心板梁。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横向单元梁间均设有单元梁连接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桥面还包括设在横向单元梁上侧的桥面层,桥面层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混凝土现浇层、防水层和铺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横向承载体系梁桥中,盖梁本体沿桥面纵向设在墩柱与桥面间,并位于既有障碍物的两侧,墩柱数量和盖梁本体跨径可根据桥下障碍物和桥面重量自由调整,有效节约桥下或地下净空的,同时盖梁本体上侧沿桥面横向设有横向单元梁,横向单元梁直接承受桥面活载和自重,较传统横向布置先承受纵向桥面载荷的盖梁跨越桥下或地下障碍物的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横向承载体系梁桥中,盖梁本体沿桥面纵向设在墩柱与桥面间,并位于既有障碍物的两侧,墩柱数量和盖梁本体跨径可根据桥下障碍物和桥面重量自由调整,有效节约桥下或地下净空的,同时盖梁本体上侧沿桥面横向设有横向单元梁,横向单元梁直接承受桥面活载和自重,较传统横向布置先承受纵向桥面载荷的盖梁跨越桥下或地下障碍物的能力更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单元梁为钢箱梁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单元梁为T字砼梁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单元梁为空心板梁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单元梁为箱型砼梁时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向承载体系梁桥,包括若干基桩1、设在基桩1上侧的墩柱2及设在墩柱2上侧的桥面3,墩柱2与桥面3间沿桥面3纵向设有盖梁本体4,桥面3包括若干沿桥面3横向设置在盖梁本体4上侧的横向单元梁31。
本横向承载体系梁桥中,盖梁本体4沿桥面3纵向设在墩柱2与桥面3间,并位于既有障碍物的两侧,墩柱2数量和盖梁本体4跨径可根据桥下障碍物和桥面3重量自由调整,有效节约桥下或地下净空,且更具经济性和灵活机动性,同时盖梁本体4上侧沿桥面3横向设有横向单元梁31,横向单元梁31直接承受桥面3活载和自重,较传统横向布置先承受纵向桥面载荷的盖梁跨越桥下或地下障碍物的能力更强。
在安全距离以外范围纵向布置的基桩1、墩柱2和盖梁本体4,基桩1和墩柱2采用一桩一柱布置方式,同时为控制盖梁本体4的高度,墩柱2纵向间距不宜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5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子弹柜
- 下一篇:节能浸没式超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