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4915.7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1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崔金声;王猛;刘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浩珂矿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4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混凝土 运输 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矿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矿井下混凝土运输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操作不方便,不能与湿喷设备较好地配套作业,亦不适合矿井下的运输条件,不能够到达作业面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效率低,影响了煤矿的作业进程,也同时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常常因此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与湿喷设备较好地配套作业,且适合矿井下的运输条件、作业效率较高的煤矿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其具体方案为:所述的煤矿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由电磁启动器、隔爆型电机、搅拌筒、进料口、卸料口、径向托轮、行走轮、车架、减速机、涨紧器、链条、转向箱、三角带组成,其特征是车架的下侧设置行走轮,车架的前端设置转向箱,转向箱通过链条与行走轮相连接,链条的一侧设置涨紧器,车架的上侧中部设置搅拌筒,搅拌筒的前端设置减速机,减速机通过三角带与隔爆型电机相连接,隔爆型电机通过电缆与电磁启动器相连接,搅拌筒的后端上侧设置进料口,搅拌筒的后端下侧设置卸料口,搅拌筒的后端与车架之间设置径向托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煤矿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与湿喷设备较好地配套作业,且适合矿井下的运输条件,作业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
1.电磁启动器,2.隔爆型电机,3.搅拌筒,4.进料口,5.卸料口,6.径向托轮,7.行走轮,8.车架,9.减速机,10.涨紧器,11.链条,12.转向箱,13.三角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具体方案为:所述的煤矿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由电磁启动器1、隔爆型电机2、搅拌筒3、进料口4、卸料口5、径向托轮6、行走轮7、车架8、减速机9、涨紧器10、链条11、转向箱12、三角带13组成,其特征是车8架的下侧设置行走轮7,车架8的前端设置转向箱12,转向箱12通过链条11与行走轮7相连接,链条11的一侧设置涨紧器10,车架8的上侧中部设置搅拌筒3,搅拌筒3的前端设置减速机9,减速机9通过三角带13与隔爆型电机2相连接,隔爆型电机2通过电缆与电磁启动器1相连接,搅拌筒3的后端上侧设置进料口4,搅拌筒3的后端下侧设置卸料口5,搅拌筒3的后端与车架8之间设置径向托轮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煤矿井下混凝土运输罐车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与湿喷设备较好地配套作业,且适合矿井下的运输条件,作业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浩珂矿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浩珂矿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4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