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移液管及移液管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24685.4 | 申请日: | 2013-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魏永义;王晓宁;李林珂;吕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伟 |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B01L9/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62002 河南省漯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移液管 移液管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菌移液管及移液管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菌移液管由于要塞入过滤棉,因此空间较小,而且影响液体的吸取,甚至有可能污染无菌试剂。另外,由于取放不方便,需要用手经常接触,因此比较容易形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菌移液管及移液管架,克服现有技术中容易形成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菌移液管,所述的移液管体上端一体连接有一密封管,移液管体上端外侧还设有一水平伸出臂,与伸出臂对应的另外一侧的密封管体上设有吸液口。通过在移液管上设置伸出臂方便将移液管悬挂起来,从而避免污染试剂。密封管部分用于塞入无菌棉,这样无菌棉可以过滤空气,避免污染。
优选的,所述的移液管体上端口设有与管口间隙配合的移液管帽。设置移液管帽能进一步防止细菌或灰尘从移液管上口进入移液管中,避免污染。
所述的密封管的直径大于移液管直径。这样更方便无菌棉的塞入。具体的,密封管和移液管可以通过径向内凹曲面管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菌移液管架,所述的移液管架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连接的支杆,支杆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下挡板的周向皆开有凹槽。挡板上设有凹槽,可以将移液管的伸出臂挂在挡板上,通过挡板和挡板上的凹槽很好的固定移液管,既方便了使用,也避免了污染。此外,所述的移液管架平放时,可以按照传统的移液管架使用方法使用,可以放置各种型号的移液管。
较好的,上挡板与底座大小和形状相同。相同形状和大小便于移液管架平放使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本新型无菌移液管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可较好的避免污染;配套的移液管架结构简单,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无菌移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菌移液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无菌移液管,所述的移液管体1上端一体连接有一直径大于移液管体1的密封管2,移液管体1上端外侧还设有一水平伸出臂3,与伸出臂3对应的另外一侧的密封管体上设有吸液口4。所述的移液管体1上端口设有与管口间隙配合的移液管帽10。
如图2、3所示,所述的移液管架包括底座5和与底座5连接的支杆6,支杆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有上挡板7和下挡板8,上、下挡板的周向皆开有凹槽9。上挡板7与底座5大小和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使用时,将移液管通过伸出臂3悬挂在移液管架的上挡板7上,通过上挡板7与凹槽9对移液管进行固定。所述的移液管架平放时,可以按照传统的移液管架使用方法使用,可以放置各种型号的移液管。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改变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伟,未经周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4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装置
 - 下一篇:梅花鹿阿胶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