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4604.0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超;李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盛安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后桥壳是很容易损坏的部件之一,有一部分汽车后桥壳的壳体由一个整体构成,即使局部损坏,整个后桥也得报废。
随着汽车对安全、节能、环保的不断重视,汽车车后桥作为整车的关键部件,其产品的质量对整车的安全使用及整车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对汽车车后桥进行有效的优化设计和加强其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汽车车后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载力不足,后桥壳钢托处容易断裂。如果采用铸造成型汽车后桥壳,虽然是加强后桥壳的强度,但是成本太高,加工难度大,设备要求高,且不能二次利用,没有合理的利用后桥壳好的那一部分,致使资源浪费,使用费用增加。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降低成本和加工难度,又能实现二次利用且能加强强度的汽车后桥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结构,该后桥壳具有加工方便,降低加工成本,增强后桥壳强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汽车后桥结构,包括后桥半轴套管、后桥钢板支架座和后桥壳,所述后桥壳位两端依次连接有后桥钢板支架座和后桥半轴套管,所述后桥壳包括加厚加强环、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和后桥壳盖,所述加厚加强环、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和后桥壳盖依次连接,所述加厚加强环、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和后桥壳盖焊接成一体。
进一步,所述加厚加强环上均匀分布有螺栓孔。
进一步,所述后桥壳盖的后背部设置有用于通气的通气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底部下侧设置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上配合有放油螺塞。
进一步,所述后桥钢板支架座的中心设置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的周边分布有四个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汽车后桥壳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修旧利费,分成多分部加工,克服了一体加工后桥壳成本高,加工难度大,设备要求高,且不能二次利用的问题,能实现降低加工成本,方便后桥壳的加工,提高看后盖壳的强度,同时既提高整车的 安全性,也能节省加工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汽车后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汽车后桥结构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后桥半轴套管 2-后桥钢板支架座 3-后桥壳 4-加厚加强环 5-第一壳体部 6-第二壳体部 7-后桥壳盖 8-螺栓孔 9-通气孔 10-放油螺塞11-螺钉孔 12-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阅图1~2,一种汽车后桥结构,包括后桥半轴套管1、后桥钢板支架座2和后桥壳3,所述后桥壳3两端依次连接有后桥钢板支架座2和后桥半轴套管1,所述后桥壳3包括加厚加强环4、第一壳体部5、第二壳体部6和后桥壳盖7,所述加厚加强环4、第一壳体部5、第二壳体部6和后桥壳盖7依次连接,所述加厚加强环4、第一壳体部5、第二壳体部6和后桥壳盖7焊接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厚加强环4上均匀分布有螺栓孔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桥壳盖7的后背部设置有用于通气的通气孔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部6的底部下侧设置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上配合有放油螺塞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桥钢板支架座的中心设置有螺钉孔11,所述螺钉孔的周边分布有四个螺栓孔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盛安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盛安机械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4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