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转向模块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4269.4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樱太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模块 蜗轮 蜗杆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转向模块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背景技术
目前,蜗轮蜗杆减速机,因受其结构的影向到体积限制,输入轴方向与输出轴方向是交错关系而空间位比较单一,在具体使用时,对许多想利用蜗轮蜗杆优点但空间又不是十字交叉场合就无法满足要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授权公告号:CN 201250880Y),其包括蜗轮蜗杆减速器,设置有两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两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上的蜗杆通过轴向转动角度可调的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实现转速同步;两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中至少有一个的蜗杆两端皆伸出于其自身减速器壳体,以该蜗杆上没有安装联轴器的一端作为本减速机构的输入轴;在各蜗轮蜗杆减速器上的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小齿轮;小齿轮同时与大齿轮啮合传动,并以大齿轮所在的传动轴作为本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两个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蜗杆的两端皆伸出于各自减速器本身的壳体,两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小齿轮,分别具有相同的规格,所使用的轴向转动角度可调的联轴器由两个半联轴器构成,其中一个半联轴器上均匀分布若干螺孔,在另一个半联轴器上对应所述的螺孔设置有若干弧形的长孔,两个半联轴器间通过螺丝进行紧固连接。但是这种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的方向恒定不变且较小速比的场合就无法实现,成本和体积都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带转向模块的蜗轮蜗杆减速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的方向十字交叉,空间位置恒定不变,在具体使用时,会造成操作不变,使得生产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带转向模块的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设有蜗轮,蜗轮啮合有蜗杆,蜗杆的一端伸出箱体外并且连接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伞齿轮设在转向模块内,转向模块连接在箱体上,第二伞齿轮连接有输入轴,输入轴与蜗杆互相垂直设置,并且输入轴伸出转向模块外。通过一对伞齿轮可以将蜗杆的动力输入方向旋转,使得动力输入源可以在与蜗杆垂直的方向上输入动力,从而满足特定生产的需要。箱体和转向模块的端部可以都设有端盖。
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一端通过均布的4个以上的连接件与转向模块固定在一起。连接件可以是6个,这样转向模块可以每隔60度与箱体固定,从而也可以使输入轴在360度范围内每60度转动。输入轴旋转的角度可以根据具体生产的要求而定,随着接件个数的增加转动分度会更细。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杆的两端与箱体之间设有蜗杆轴承,输入轴两端与转向模块之间设有输入轴轴承。通过轴承可以使得蜗杆、输入轴旋转地更加顺畅。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蜗轮蜗杆减速机上加设转向模块,使得输入轴可以在360度范围内任意调整,以适应不同生产的需要,结构简单、合理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箱体1、蜗轮2、蜗杆3、第一伞齿轮4、第二伞齿轮5、转向模块6、输入轴7、蜗杆轴承8、输入轴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带转向模块的蜗轮蜗杆减速机,如图1、图2,包括箱体1,箱体内设有蜗轮2,蜗轮啮合有蜗杆3,蜗杆的一端伸出箱体外并且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5,伞齿轮设在转向模块6内,箱体一端通过均布的6个连接件即螺栓与转向模块固定在一起。第二伞齿轮连接有输入轴7,输入轴与蜗杆互相垂直设置,并且输入轴伸出转向模块外。蜗杆的两端与箱体之间设有蜗杆轴承8,输入轴两端与转向模块之间设有输入轴轴承9。
使用时,从输入轴7处输入动力,通过第一伞齿轮4、第二伞齿轮5将动力传输给蜗杆3,蜗杆再将动力传输给蜗轮,由蜗轮处连接的输出轴输出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樱太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樱太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4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径向励磁永磁无刷电机
- 下一篇:电机滑环热套装置及其所应用的电机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