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丰胸装置的智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3791.0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源钰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H23/00;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00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美容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丰胸装置的部件。
背景技术
过去和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女性乳房发育不良、平胸、产后乳房松弛下垂等,给女性带来了不少缺憾,为了拥有丰满健美的胸部,女性们纷纷采取手术注射隆胸、擦涂丰乳药液、丰胸器等手段来进行丰胸。
其中,手术注射隆胸主要是以开刀的手术在乳房内置入硅胶或其它软性的材料,以增大乳房的医疗行为。但手术的成功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接受隆乳者的健康,而隆乳后的一段时间也可能因置入乳房内的材料产生质变而造成健康上的后遗症,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擦涂丰乳药液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药液的成本复杂,而且药液直接和皮肤接触,人们的皮肤也不近相同,很容易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使使用者得不偿失。
丰胸器目前市场上则主要是采用两个电极产生脉冲波作用于人体的乳房,通过脉冲波刺激乳房,是胸部变的更加自然丰满,但是,这种仅靠两个电极产生脉冲丰胸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两个电极是与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极易损伤皮肤。
鉴于以上的问题,一种实用性好、丰胸效果明显、可操作性能更高的一种丰胸装置的发明是势在必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现有的丰胸技术的种种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丰胸装置,所述丰胸装置通过负压使乳房膨胀,并通过振动按摩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促进乳房发育,从而实现真正的丰胸目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且过程健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丰胸装置的智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丰胸装置包括:一对覆盖于使用者乳房上的半球体,一个与半球体配合控制半球体内负压的智能盒、一个连接半球体和智能盒的“T”型连接管以及一个配合上述部件使用的支托文胸;所述智能盒包括:微处理机、传感器、报警器和真空泵。
所述微处理机与传感器配合记录使用者所配戴的时间及球体内的压力。
所述智能盒设置有二个开关,分别位于顶部和底部,所述顶部的开关用于调节传感器和微处理机;所述底部的开关用于控制报警器。
所述智能盒在顶部还设有一个真空口,其通过“T”型管与两侧半球体相连接;在背部设置有一个使得空气不能从真空泵中泄漏的排气口;在其底部设有一串用以充电和传送资料行通讯端口。
所述智能盒的真空泵内设有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设置为每2秒钟读取数据一次,以根据不同个体调节球体内的压力。
所述智能盒配备有带有电源及电话线的底座;该底座其由充电电池或者是普通电池供应电源。
所述底座上设置的指示充电的发光二极管,所述智能盒通过若干个针孔连接器与底座相连。
所述半球体为半透明的聚氨酯球体,半球体与使用者体表接触的部分衬有低过敏材料制成的粘性的边缘带;所述半球体还包括有一个带粘性的硅胶底。
所述丰胸装置还包括有吸附汗液以及人体杂物的过滤器,所述“T”型管将智能盒与半球体连接,其上端两根管子与两侧半球体连接,下端一根则经过滤器与智能盒上设置的负压口相连接。
所述支托文胸设置有一个便于洗涤的条纹口袋,所述支托文胸还设置有安放智能盒尼龙衬里的口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丰胸装置,通过吸罩与乳房配合,利用吸罩内产生的负压使乳房膨胀,并可以通过振动按摩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促使乳房发育。所述智能盒,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安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实现真正的丰胸目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科学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丰胸装置的使用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丰胸装置的主要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丰胸装置的半球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丰胸装置的支托文胸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丰胸装置的智能盒底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源钰商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源钰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3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