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22913.4 | 申请日: | 2013-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1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李熙喆;陆家亮;万玉金;朱华银;焦春艳;郭长敏;韩永新;张玉丰;初广震;黄伟岗;苏云河;赵素平;石石;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三维 物理 模拟 开发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中的岩心实验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耐高压的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
在油气藏开发实验中,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装置比较常见,但该实验装置大多采用方形或三角形的设计,如刘其成、张勇、张鹰,在《石油仪器》2006年第20卷第1期第17~20页,介绍了一种《多功能高温高压三维比例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关文龙、万仲谋、陈永忠,在《石油仪器》1997年第11卷第5期第17~30页,介绍了一种《三维物理模拟试验装备及试验技术》。上述实验装置中的各个拐角处一般均采用焊接成型技术,所以该实验装置的耐压性能一般不会超过15MPa,难以满足对气藏原始地层压力的模拟需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的耐压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该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的缸体采用圆筒的设计,从而避免了应力集中,提高了该实验装置的耐高压能力,扩大了该实验装置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包括圆筒形的缸体,缸体的上端密封连接有顶盖,缸体的下端密封连接有底盖,顶盖和缸体分别设置有多个阀门,缸体内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设有多个导管,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导管与设置在顶盖上的所述阀门一一对应连接,并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流体的传感器,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所述导管与设置在缸体上的所述阀门一一对应连接,缸体外设有高压气源、高压泵和气体分离测量装置,缸体上所述多个阀门中的三个阀门分别与高压气源、高压泵和所述气体分离测量装置一一对应连接。
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含水饱和度的电阻传感器。
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高压气源与所述三个阀门中下部的阀门连接。
高压泵与所述三个阀门中下部的阀门连接。
所述气体分离测量装置与所述三个阀门中上部的阀门连接。
所述气体分离测量装置与所述三个阀门中上部的阀门连接。
所述气体分离测量装置包括与所述阀门连接的汽水分离器和与汽水分离器连接的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的缸体采用圆筒的设计,从而避免了应力集中,提高了该实验装置的耐高压能力,扩大了该实验装置的使用范围。该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能够进行如边底水裂缝性气藏水侵特征、低渗致密气藏井网优化、凝析气藏开发规律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的原理图。
其中1.缸体,2.顶盖,3.阀门,4.阀门,5.阀门,6.阀门,7.阀门,8.阀门,9.阀门,10.阀门,11.阀门,12.导管,13.导管,15.导管,16.导管,17.导管,18.导管,19.导管,20.导管,21.高压气源,22.高压泵,23.汽水分离器,24.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25.底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详细说明。一种耐高压三维物理模拟气藏开发实验装置,包括圆筒形的缸体1,缸体1的上端密封连接有顶盖2,缸体1的下端密封连接有底盖25,顶盖2和缸体1分别设置有多个阀门,缸体1内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设有多个导管,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导管与设置在顶盖2上的所述阀门一一对应连接,并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流体的传感器,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所述导管与设置在缸体1上的所述阀门一一对应连接,缸体1外设有高压气源21、高压泵22和气体分离测量装置,缸体1上所述多个阀门中的三个阀门分别与高压气源21、高压泵22和所述气体分离测量装置一一对应连接,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2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识别汽车速度的外显装置
- 下一篇:可快速更换探头装置的量热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