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肠内营养的新型鼻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2228.1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守风;王艳;周道裕;袁方;唐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守风;王艳;周道裕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营养 新型 鼻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肠内营养的新型鼻胃管。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活动中,鼻胃管得到广泛的应用,适用于老人、小孩等无法自行进食的病人。使用时将鼻胃管从病人的鼻腔插入,经由咽喉部到达胃部,给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输入流体类食物,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能量和营养。同时鼻胃管还能用于给病人抽取胃液。
目前的鼻胃管大多数没有导丝,导管前段只有四个侧孔,对于食道狭窄、肿瘤、梗塞等病人置入鼻胃管,临床就有一定的难度,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部分鼻胃管由导管和导丝组成,利用导丝的硬度将导管引入胃部。然而,导丝会一直遗留在导管内无法取出,需要不时地输入生理盐水进行润滑和消毒,同时由于它与体内器官的分泌液直接接触,若消毒不好,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给病人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置入病人胃部,同时便于将导丝从导管内取出的用于肠内营养的新型鼻胃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肠内营养的新型鼻胃管,包括导管和导丝,所述导管的前段设有开口,所述导丝的前段设有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导丝前段的支撑端对导管前段的开口具有单向的支撑作用,能够将导管引入胃部,减小临床操作的难度。导管置入胃部后,能够很方便地将导丝从导管内取出,降低感染的几率,减小使用的安全隐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上设有刻度线。将鼻胃管置入病人的胃部时,能更准确地确定鼻胃管置入的长度,提高操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前段设有微型摄像头,通过微型摄像头能够清楚地知道鼻胃管进入病人体内的情况,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置入鼻胃管的准确性和操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上设有固定器。当鼻胃管置入在胃部相应的位置后,通过固定器将导管固定,使导管固定更加稳定,同时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由聚酯材料制成,管体柔软,高弹性,耐候性好,能够在胃部内滞留数十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导丝前段的支撑端对导管前段的开口具有单向的支撑作用,能够将导管引入胃部,减小临床操作的难度。导管置入胃部后,能够很方便地将导丝从导管内取出,降低感染的几率,减小使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肠内营养的新型鼻胃管,包括导管101和导丝102,所述导管101的前段设有开口103,所述导丝102的前段设有支撑端104,所述支撑端104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103的宽度。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上设有刻度线105。将鼻胃管置入病人的胃部时,能更准确地确定鼻胃管置入的长度,提高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的前段设有微型摄像头(未示出),通过微型摄像头能够清楚地知道鼻胃管进入病人体内的情况,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置入鼻胃管的准确性和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上设有固定器。当鼻胃管置入在胃部相应的位置后,通过固定器将导管固定,使导管固定更加稳定,同时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由聚酯材料制成,管体柔软,高弹性,耐候性好,能够在胃部内滞留数十天。
使用时,首先分别将导管101和导丝102充分润滑,利用支撑端104对开口103的单向支撑作用,将鼻胃管与鼻孔呈60°插入,插入15cm至咽喉部时,沿着鼻胃管外壁滴注1-2ML灭菌石蜡油,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颚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通过的弧度,便于鼻胃管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根据病人的身高以及观察刻度线105和摄像头使导管101插至所需的长度后,将导丝102缓慢取出,然后使用固定器将导管101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也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守风;王艳;周道裕,未经周守风;王艳;周道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2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超探头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豆渣腐乳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