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脚踏组合传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2106.2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M1/26 | 分类号: | B62M1/26;B62M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脚踏 组合 传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脚踏组合传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一般都是通过脚踩踏板做功,转动齿轮盘,齿轮盘通过链条带动棘轮,棘轮驱动车轮前进。这种传统的驱动方法中,人体的重量是负载,也是负担,骑行时比较累,这种负担在上坡的时候体现的更为明显。由于传统的自行车需要踏板做圆周运动,在平路没有问题,上坡时,踏板踩到最低点就踩不动了,人非常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脚踏组合传动器,利用四个单向齿轮和变相齿轮组配合工作,骑行者踩动踏板,在水平线上下70度范围内上下来回做工,有效地利用受力的最佳角度,使力量传递效果好,即不浪费体力,又起到省力的作用。
一种上下脚踏组合传动器,包括:主轴、套在主轴上的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外圈表面和第二单向轴承外圈表面的第一套管、套设在该第一套管上的第三单向轴承和第四单向轴承、从外侧与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的第一曲柄头、从内侧与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的第二套管、从外侧与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的第二曲柄头、从内侧与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的第三套管、连接所述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变相齿轮组以及固定在第一套管上的齿轮盘;其中,第一曲柄头和第二曲柄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上分别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当骑行者踩下左侧的踏板时,第一曲柄通过第一曲柄头带动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转动,内圈带动外圈转动,外圈带动第一套管转动,第一套管带动齿轮盘转动,齿轮盘通过链条带动飞轮转动,飞轮带动自行车的后轮转动,最后驱动自行车前进;内圈通过第二套管带动变相齿轮组转动,该变向齿轮组通过第三套管带动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反方向转动,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二曲柄头带动第二曲柄向上转动,便于向下踩踏。当骑行者踩下右侧的踏板时,第二曲柄通过第二曲柄头带动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转动,内圈带动外圈转动,外圈带动第一套管转动,第一套管带动齿轮盘转动,齿轮盘通过链条带动飞轮转动,飞轮带动后轮转动,最后驱动自行车前进;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三套管带动变相齿轮组转动,该变向齿轮组通过第二套管带动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反方向转动,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一曲柄头带动第一曲柄向上转动,便于向下踩踏。踩下左边踏板,右边踏板上升;踩下右边踏板,左边踏板上升。本方案中,内侧指主轴径向上,部件靠近变相齿轮组的一侧,外侧指主轴径向上,部件远离变相齿轮组的一侧。左侧是第一套管上没有齿轮盘的一侧,右侧是第一套管上有齿轮盘的一侧。
第一连接孔连接驱动杆,驱动杆连接鞍座,鞍座上下运动,通过驱动杆驱动第三单向轴承,第三单向轴承带动第一套管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盘转动;第二连接孔连接驱动杆,驱动杆连接鞍座,鞍座上下运动,通过驱动杆驱动第四单向轴承,第四单向轴承带动第一套管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盘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踏板在平行线上110度至140度内上下来回做工,使受力角度在最佳受力状态下做工,不浪费体力,起到省力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变相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都是锥形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端面相对,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第二套管连接在第一齿轮的背面,第三套管连接在第三齿轮的背面。
进一步地,第一单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第三单向轴承以及第四单向轴承自由转动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垂直啮合。
进一步地,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通过连接盘连接第二套管,进一步地,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通过连接盘连接第三套管。
有益效果:四个单向齿轮和变相齿轮组配合工作,骑行者踩动踏板,在水平线上下70度范围内上下来回做工,有效地利用受力的最佳角度,使力量传递效果好,即不浪费体力,又起到省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上下脚踏组合传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变向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单向轴承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1-主轴;2-第一单向轴承;201-第二单向轴承;3-第一曲柄头;301-第二曲柄头;4-第一套管;5-第三单向轴承;501-第四单向轴承;6-第一连接孔;601-第二连接孔;7-第一曲柄;701-第二曲柄;8-齿轮盘;9-第二套管;10-变向齿轮组;1001-第一齿轮;1002-第二齿轮;1003-第三齿轮;11-第三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2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电路及其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隧道工程的无线调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