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油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737.2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洲驰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毕东峰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机油盖。
背景技术
一般机油盖能起到密封、减磨等作用,是汽车、摩托车等车辆重要的部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经常有物体摩擦机油盖的金属表面,运动速度快、工作环境差,温度高,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质量牢固的机油盖才能经得起考验,同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传统的机油盖常常使金属磨屑带入或者空气中杂物进入,使得机油中的杂物逐渐增多,直接进入润滑油路,就会将机油中含有的杂物带入到摩擦表面,加速零件的磨损,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机油盖在于机体连接时存在间隙,起不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机油盖大多没有风槽结构,在行驶的过程中阻力较大,导致机油盖老化加快,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盖,设置的通风槽目的是为了减小风阻,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盖,包括机油盖主体以及在所述机油盖主体上均匀设置的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左右两侧设有环形凸块,所述机油盖主体中心区域设有扇形凸块,在所述的扇形凸块两侧设有通风槽,所述机油盖主体右侧设有缺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机油盖,设置的通风槽目的是为了减小风阻,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设置的缺口的目的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增强机油盖的密封性,延长机油盖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盖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为三个,设置在所述机油盖主体外圈上。本改进设置通孔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螺栓的固定,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防止机油的泄露,延长机油盖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盖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呈圆弧设置。本改进所述缺口呈圆弧,目的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增强机油盖的密封性,使其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机油盖,设置的通风槽目的是为了减小风阻,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设置的缺口的目的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增强机油盖的密封性,延长机油盖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油盖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机油盖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机油盖主体; 21、环形凸块;
31、扇形凸块; 41、通孔;
51、通风槽; 6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盖,包括机油盖主体11以及在所述机油盖主体11上均匀设置的若干通孔41,所述通孔41左右两侧设有环形凸块21,所述机油盖主体11中心区域设有扇形凸块31,在所述的扇形凸块31两侧设有通风槽51,所述机油盖主体11右侧设有缺口6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机油盖,设置的通风槽目的是为了减小风阻,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设置的缺口的目的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增强机油盖的密封性,延长机油盖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机油盖,所述通孔41为三个,设置在所述机油盖主体11外圈上。本改进设置通孔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螺栓的固定,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防止机油的泄露,延长机油盖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机油盖,所述缺口61呈圆弧设置。本改进所述缺口呈圆弧,目的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增强机油盖的密封性,使其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机油盖,设置的通风槽目的是为了减小风阻,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设置的缺口的目的使机油盖与机体紧密相连,增强机油盖的密封性,延长机油盖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洲驰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洲驰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容二次电池和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