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670.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柳孟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孟柱 |
主分类号: | H01T13/54 | 分类号: | H01T13/54;H01T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唐时金 |
地址: | 3153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点火发动机通过火花塞点燃燃烧室内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体。火花塞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如果火花塞不能正确的点燃燃烧室内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体,燃烧室内至少会有部分的燃料不能燃烧,这将导致发动机动力的损失,燃油燃烧效率的降低以及碳氢化合物排量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火效率高的改进的火花塞。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改进的火花塞,包括外壳和固定安装于外壳内的绝缘瓷芯;所述绝缘瓷芯内装有中心电极;所述中心电极的上端伸出绝缘瓷芯形成一个放电末端;所述放电末端处于喷火腔内;所述喷火腔内设置有接近放电末端的接地电极;所述外壳具有一个喷火腔;所述喷火腔具有一个逐渐合拢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周围设置有联通喷火腔内外的喷火孔。
所述喷火腔内部为圆柱形腔体,开口从内至外逐渐收拢呈截头圆锥状;所述喷火孔均匀的分布在开口圆周上;
所述喷火孔垂直于喷火腔内壁;
所述喷火孔向上倾斜与喷火腔内壁呈60°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构成的放电点火装置设置于喷火腔内,喷火腔具有一个逐渐合拢的开口,开口四周设置喷火孔,这样的结构使得喷出的火焰更强劲,同时火焰喷射的范围大,创造了一个高效的点火环境;喷火孔向上倾斜,有利于火焰喷出,进一步加强点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火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火花塞的优选实施方式作出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火花塞的结构示意图。跟常规火花塞一样,本改进的火花塞安装于内燃机的汽缸盖上使用。本改进的火花塞主要包括外壳1和绝缘瓷芯2。外壳1为钢质的,如图2所示,外壳1的上端为圆柱状,圆柱外壁设有螺纹14,用以将火花塞密封安装在汽缸盖上,如图3所示,外壳1的下端有一个六边形尾部15,用以适应管钳的扭转。
外壳1内部为上下贯通的空腔,空腔的上半部分为喷火腔11,下半部分密封内嵌安装绝缘瓷芯2。喷火腔11大体上呈与外壳1同心的圆柱状,喷火腔11的腰部内壁向内凸出,形成一个圆环状的壁架,也就是火花塞的接地电极12,接地电极12从圆环外沿到圆环内沿逐渐变薄,呈刀刃状,圆环的上表面呈内凹的碗状,圆环的下表面呈截头圆锥状,从而将喷火腔11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喷火上腔111和喷火下腔112两个腔室,喷火上腔111带有一个碗状的底部,喷火下腔112带有一个截头圆锥状的顶部。
喷火腔11的上端具有一个逐渐向内合拢的开口16,开口16具体呈截头圆锥状,开口16由一个圆环形的刀刃状唇缘限定出来,该唇缘部分挡住通往喷火腔11的通道,以使得开口16的入口面积只有喷火腔11的圆柱截面面积的1/4。
开口16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联通喷火腔11内外的喷火孔17,喷火孔17为圆柱形直孔,其朝向向上倾斜,并与喷火腔11内壁形成60°夹角。喷火孔17均匀的分布在开口16四周。
绝缘瓷芯2的上端部从下到上逐渐变细,呈锥形,内部固定安装中心电极7,中心电极7由含有铜和铬的镍合金制成,拉伸成圆柱形形状,中心电极7的上端从绝缘瓷芯2的锥形上端部延伸出去,形成一个放电末端71。
圆环状的接地电极12将喷火腔11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喷火上腔111和喷火下腔112两个腔室,绝缘瓷芯2的锥形上端部插入喷火下腔112内,如图2所示,放电末端71同心的位于接地电极12的环心,放电末端71和接地电极12相互间隔开,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圆环状的放电间隙13。
绝缘瓷芯2由具有高导热率的陶瓷制成,其下半部分伸出外壳1之外,以利于散热。绝缘瓷芯2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设置中心电极7、电阻料3和金属螺杆4,三者依次电连通。金属螺杆4的下端从绝缘瓷芯2的下端延伸出去,再配合垫圈5固定安装一个金属材质的端子6,用以以常规方式连接到汽车的点火系统。
在使用时燃油空气混合气体被压缩进喷火腔11,通过接地电极12和放电末端71之间放电的电火花点燃并燃烧。由于喷火腔11具有一个收拢的开口16,并且开口16上开有喷火孔17,所以点燃喷出的火焰更加强劲有力,而且开口16四周的喷火孔17使得火焰喷出的范围更大,从而使得点火更高效。喷火孔17向上倾斜,有利于火焰喷出,进一步加强点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孟柱,未经柳孟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端子箱温湿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仪表台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