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940.8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洪;刘宗源;黄杨程;黄皆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LED照明灯具,由其涉及一种LED灯条。
背景技术
市场上大多LED管灯与灯头的固定方式均采用螺丝固定,将螺丝孔设置在LED灯管的电源安装区域,占用了一定的电源安装区的空间。如图1所示,传统的灯头连接部01设置在电源安装区02,占用了部分电源安装区02的空间,增加了电源安装区02内的电线与底座03以及灯头连接部01的摩擦,从而降低了LED灯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铝管基座的T8 LED日光灯管的电源安装空间一般比较小,采用螺丝固定灯头配合,空间更加小。对电源设计以及生产装配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LED灯条的新型结构,给电源安装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且不占用PCB板、外壳以及PC罩的位置,充分的利用了灯管内部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即LED灯管的电源安装区空间较小,对电源设计及生产装配造成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条,不仅实现了灯头与灯管之间的连接,而且不占用电源安装区的任何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灯条,包括一灯管以及与所述灯管连接的位于灯管两端的两个LED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包括LED发光源和外壳,所述外壳沿其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侧面各设置有一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最外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灯头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面罩和底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内沿的LED发光源连接机构和设置于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外沿的面罩连接机构,所述LED发光源连接机构或/和面罩连接机构的最外端设置有灯头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面罩和底座,并成一体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为设置于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内沿的LED发光源连接机构,所述LED发光源连接机构的最外端设置有灯头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LED发光源包括PCB板、位于所述PCB板表面的LED发光单元和电源。
优选地,所述灯头连接部为螺孔。
优选地,所述灯头连接部的深度设定为d,所述面罩的长度设定为l,所述底座的长度设定为L,则d,l以及L之间满足关系式:L≥l+2d。
优选地,所述灯头连接部的深度设定为d,置于LED发光光源连接机构内的PCB板的长度设定为h,底座的长度设定为L,则d,h以及L之间满足关系式:L≥h+2d。
优选地,所述灯头连接部的直径不小于面罩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灯头连接部的直径不小于PCB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灯头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连接机构的外径。
与传统灯头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灯头连接部125安装在LED发光源连接机构或面罩连接机构上,一方面实现了灯头与灯管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不占用电源安装区的任何空间,为电源安装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避免了电源安装区内的电线与底座之间的摩擦,提高了LED灯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LED灯管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LED灯条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LED灯管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LED灯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条铝管的固定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一进行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附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灯条包括一灯管1以及与所述灯管连接的位于灯管两端的两个LED灯头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