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来水除氯阻垢的球形滤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589.2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8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光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光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04;C02F1/28;C0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来水 氯阻垢 球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净化过滤材料,特别是一种用于饮用自来水的除氯阻垢的球形滤料。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病菌传播的源头。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的大规模疟疾、霍乱等瘟疫流行,都是通过水源传播的。为了绝对保证杀灭水中的所有致病菌,目前在饮用自来水中最好的杀灭致病细菌的方式就是采用氯处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自来水氯处理用量也一年比一年高。目前,饮用自来水的氯处理用量已是十多年前4倍以上。为确保杀灭饮用自来水中的所有致病菌,国家明确规定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含氯量不低于0.3毫克/升的标准,这一标准虽确保了饮用自来水的安全使用,但由于氯是一种化学物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健康带来新的伤害。如氯在水中不会自行挥发,只能与其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更加有害的物质,如城市高楼的水箱供水,表面上看好像含氯量不高,其实是氯与空气及其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也就是通常说的二次污染,其危害非常大。另外,氯还极易被人体吸收,如皮肤、头发、口腔、呼吸都能直接吸收,蔬菜、水果、大米、茶叶等食物一接触到水也会很快地吸收氯,由此又间接地被我们人体吸收,从而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氯虽然是一种良好的饮用自来水杀灭细菌物质,但氯无法去除水中的微量重金属,这也是它目前存在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物理吸附方式去除氯及微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留水中原有的有益矿物质的用于自来水除氯阻垢的球形滤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来水除氯阻垢的球形滤料,是一种以亚硫酸钙为主要成分、采用食品级粘合剂制成不溶于水的实心的球形颗粒,在实心的球形颗粒中,分布有众多的通透性微孔。
作为优选,实心的球形颗粒的直径为3~5mm。
作为优选,球形颗粒的比重大于1g/cm3。
经过上述设计后的这种采用亚硫酸钙为主要成分,并采用食品级粘合剂制成的、具有通透性微孔的实心球形颗粒,在使用过程中能保证其沉浸于水之中,能有效地以物理吸附方式去除氯及微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来水除氯阻垢的球形滤料,是一种以亚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采用食品级粘合剂制成不溶于水的实心的球形颗粒,实心的球形颗粒可采用药用造丸机造粒成直径为3~5mm的颗粒。在实心的球形颗粒中,分布有众多的通透性微孔1,使球形颗粒的比重大于1g/cm3,能保证球形颗粒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沉浸于水之中,有效地以物理吸附方式去除氯及微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通过试验,并经国家计量计量测试中心检测证明,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来水除氯阻垢的球形滤料安装于普通的自来水龙头内,其除氯率达到了97%以上,阻垢率(钙镁离子)达到了90%以上,是一种优良的自来水除氯阻垢净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光谦,未经施光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颚破的复合型机架
- 下一篇:一种钢筋弯制角度抽拔式定位销的胎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