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捣药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528.6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中源 |
主分类号: | B02C19/08 | 分类号: | B02C19/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捣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药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捣药钵。
背景技术
中药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祖成部分,中药的加工炮炙又是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草药的来源、采集、药理、性能与功效的重要环节。中药通过粉碎、加工炮炙或制剂,能快速的提炼药物含量和有效成分的溶出,然后采用现代包装直到治疗,从而、使患者达到更好更快的治愈目的。传统的捣药钵由于钵底外径比钵身外径小很多,并且钵身为一个整体,钵身短,操作过程中,老人要弯腰,且药容易外泄,再加上捣药棍端头过尖,与药的接解面小,因此捣药的时间长,而且费力,取出捣好的药也不方便。因此研究发明一种新颖的捣药钵,使其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轻巧快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轻巧快捷的捣药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捣药钵,包括钵体、捣药棍,所述钵体由钵底、钵身、钵盖组成,钵身为直筒形,分成上钵身、下钵身,上钵身的身长大于下钵身的身长,上钵身与下钵身上下对齐吻合连接。
所述的上钵身与下钵身内外贴紧连接,上钵身的外径不大于下钵身内径。
上钵身2身长是下钵身3身长的4倍或4倍以上。
所述捣药棍1一端为椭圆形端头,另一端为矩形端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钵身分为上下两段,上钵身是下钵身身长的4倍,因此上药倒药都很方便,钵身内腔为直筒形结构,钵腔内的药物填充规则紧实,捣药着力感强,捣药过程中,药不会外泄,老人捣药不需要弯腰。同时捣药棍两端头分别采用不同形状,适合不同药物的碾碎,特别是矩形端头,可以很方便角落的药物捣碎。这样达到了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轻巧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捣药棍1、上钵身2、下钵身3、钵底4、钵盖5、矩形端头1-1、椭圆形端头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包括钵体、捣药棍1,所述钵体由钵底4、钵身、钵盖5组成,钵身为直筒形,分成上钵身2、下钵身3,上钵身2的身长大于下钵身3的身长,上钵身2与下钵身3上下对齐吻合连接。
所述捣药棍1一端为椭圆形端头1-2,另一端为矩形端头1-1。
上钵身2身长是下钵身3身长的4倍。方便老人不用弯腰,捣药过程中,药也不会外泄。
实施例2:所述的上钵身2与下钵身3内外贴紧连接,上钵身2的外径不大于下钵身内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的实施例中,钵身分为上下两段,方便于上药和倒药,钵身垂直连接钵底,内腔为直筒形,方便药物规则填充,挤压着力,提高捣药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中源,未经陈中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固剂注入装置
- 下一篇:自带调号式底开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