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116.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5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秦忠;高健;姜贵中;吴学云;黄知洋;施庆华;万永丽;王昆;尹正忠;高发荣;张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03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确定 动力 主轴 理论 加工 同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是检测和确定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工件加工时的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没有可靠的办法,通常是采用间接测量法,即分别测量加工工件的理论孔至圆转台台面、动力头主轴至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看其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若超差就调整动力头安装垫板。对于单一加工工位的机床而言,这一方法基本凑效。但对于多工位机床而言,由于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轮流匹配使用,要靠调整垫板来满足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同轴,调整复杂且难度大,工件的加工精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一种用于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且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的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装置,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台面上加工有用于安装每个工位夹具的安装螺孔,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在圆转台中心安装有用于检测的检具座,在检具座上安装有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的中心线初始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以此确立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安装加工刀具的各个动力头内分别安装有水平的且可上下左右调节的第二检验棒;依次在不同的工位将第二检验棒与第一检验棒调整至同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找正该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无须专门设备。检测方法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用百分表找正检验棒正向和侧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检测和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如下:
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1,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2;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3中心,在检具座4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第一检验棒5的中心线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5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然后调整动力头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同轴,用百分表6找正该工位即第一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所述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是指沿检验棒中心线投影的两个座标方向。如图2、图3所示,从安装在动力头8中的第二检验棒7的横截面看过去,百分表检测时对应的纵向Y视为检验棒7的正向,百分表检测时对应的横向X视为检验棒7的侧向。
将圆转台转至下一工位即第二工位,此时第一检验棒5所确立的位置,即是该工位即第二工位零件的理论加工位置,只需将该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与第一检验棒5调整至同轴,找正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
以此类推,将所有工位的第二检验棒7按步骤所述的方法分别调整,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5和第二检验棒7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的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各工位动力头上安装的刀具分别完成相应的加工内容,如可在第一个工位装卸、第二个工位铣面、第三个工位钻孔、第四个工位扩孔、第五个工位攻丝。加工工件时,将工件安装于夹具内,工件转到某一工位就完成该工位相应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经过试验验证,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