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双层PCB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9740.0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华;马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层 pcb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双层PCB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趋于多功能复杂化的前提下,集成电路元件的接点距离随之缩小,信号传送的速度则相对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接线数量的提高、点间配线的长度局部性缩短,这些就需要应用高密度线缆配置及微孔化技术来实现。配线与跨接基本上对单双面板而言有其达成的困难,因而电路板会走向多层化。
而根据实际工作需要,PCB板作为大量电子元器件的电气连接提供者,仅使用一块已不能满足需求,需安装两块甚至更多。然而这样一来给组装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由于大量电子元器件同时容纳在有限空间,在组装过程中容易相互干扰,造成接触不良进而影响组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公开一种新型的双层PCB板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层PCB板固定结构,能将两块PCB板组合为一体,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一底板、侧板、若干螺柱及若干螺丝,所述底板侧边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有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螺丝固定PCB板的若干通孔。
所述若干螺柱的高度相同,且所述高度能进行调节。
所述侧板能设置一块,也能设置多块。
所述若干螺丝的型号与所述底板上通孔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若干螺柱的直径均大于PCB板上现有开孔的直径。
所述若干螺柱两端均能设置凸起,所述凸起的直径小于螺柱的直径与PCB板上现有开孔的直径相一致。
所述螺柱两端凸起均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螺丝的外螺纹与所述螺柱两端凸起的内螺纹相适应。
所述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螺柱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层PCB板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双层PCB板固定结构,能将两个PCB板收容在其空间中,对PCB板上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的同时节约机箱空间,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廉、便于使用,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底板;2、侧板;3、螺柱;4、螺丝;5、通孔;6、凸起;7、PCB板a;8、PCB板b;9、开孔;10、电子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层PCB板固定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PCB板固定结构,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一矩形底板1、一侧板2、四个等高螺柱3及八个螺丝4,所述侧板2垂直设置在底板1的一侧,所述矩形底板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5,所述四个螺柱3直径大于PCB板上现有开孔9直径,且四个螺柱3两端均设置有柱形凸起6;进一步所述柱形凸起6的直径小于螺柱3的直径,且螺柱两端凸起6均设置有内螺纹;进一步所述柱形凸起6与PCB板现有开孔9的直径相一致,刚好使得PCB板现有开孔9紧套住螺柱两端凸起6;所述螺丝4的外螺纹与所述螺柱两端凸起6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四个螺丝4能通过通孔5与四个等高螺柱3 螺纹连接。除本实施例所设置的情况外,侧板也可设置成两块,螺柱两端也可下端设置凸起,上端不设置凸起而在螺柱上端直接设置内螺纹,或者螺柱两端均不设置凸起而直接设置内螺纹,只要保证螺丝能与螺柱两端螺纹紧密固定即可。
使用该双层PCB板固定结构,将两块PCB板安装在该结构的过程如图2所示,
首先将PCB板a7放在该固定结构的底板1上,底板1上的通孔5与PCB板a7现有开孔9相对应,四个等高螺柱3的下端凸起6穿进PCB板a7现有开孔9中,使得PCB板a7的开孔9紧套住螺柱下端凸起6,然后通过四颗螺丝4与螺柱3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将PCB板a7固定在该固定结构的底板1上;然后置入另一块PCB板b8,将PCB板b8上现有开孔9紧套住四个等高螺柱3的上端凸起6,最后通过其余四颗螺丝4与螺柱3上端螺纹连接,将PCB板b8固定在该PCB板固定结构上,由于螺柱3直径大于柱形凸起6和开孔9的直径,进一步防止两块PCB板沿螺柱3上下滑移,提高两块PCB板在该固定结构上安装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9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