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中的方导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9664.3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束伟军;卢建生;陈栗;刘伟;邬新桥;宋栗栗;戎煜;张静;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新春 |
地址: | 2123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中的 导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注塑模具导向系统中的方导柱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闭合时,为保证型腔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应按照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合模,所以必须设有导向定位系统,最常见的导向定位系统是在模具型腔四周设4对互相配合的导柱和导套。导向系统主要有导向、定位和承受注塑时产生的侧压力三个作用。
在成型大型、深腔、薄壁和高精度塑件时,动定模之间应采用较高的合模精度。对于大型薄壁容器,如果动定模合模偏心就会引起壁厚不均匀,使一侧进料快于另一侧,由于导柱和导套之间有配合间隙,不可能精确定位。对于薄壁形状不对称的塑件,注塑压力也会产生侧向推力,如果侧向力完全由导柱来承受,则会发生导柱卡死、损坏或开模时增加磨损,造成导柱和导套配合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中的方导柱结构,是模具在注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状态稳定可靠的方导柱结构进行精确定位,解决现有注塑模具合模时的定位偏差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的方导柱结构,由定模,导柱,方导柱,方导柱固定螺钉,导套,动模,耐磨块和耐磨块固定螺钉组成,方导柱和导柱安装在定模上,通过方导柱固定螺钉紧固,耐磨块和导套安装在动模上,通过耐磨块固定螺钉紧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和动模通过导柱、导套和方导柱、耐磨块连接。
所述的方导柱和耐磨块在定模和动模中不少于两套。
所述的方导柱和导柱顶端面齐平,超出最高成型部分为50mm,方导柱和耐磨块均安装在模具侧面加工出的凹槽中,嵌入模具侧面。
所述的方导柱为Cr12, HRC 48~50;耐磨块为铜基石墨。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最大特点是配合间隙为零,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它适合大中型模具需要精确定位的场合,本实用新型精度高、受力平衡、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便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具开模时的状态。
图2是定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动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方导柱结构示意图。
图5是耐磨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知,一种注塑模具中的方导柱结构,由定模1,导柱2,方导柱3,方导柱固定螺钉4,导套5,动模6,耐磨块7,方导柱3和导柱2安装在定模1上,耐磨块7和导套5安装在动模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1和动模6通过导柱、导套5和方导柱、耐磨块7连接。
方导柱3和导柱2安装在定模1上,通过方导柱固定螺钉4紧固可靠,为增加方导柱3的刚性和强度,方导柱的制造材料为Cr12,热处理硬度要求达到48~50HRC。耐磨块7和导套5安装在动模6上,通过耐磨块固定螺钉8紧固可靠,耐磨块采用铜基石墨,即在黄铜中嵌入石墨材料,增加耐磨块的润滑性能。
方导柱结构在一副模具中至少应采用两套,大型模具必须使用四套,方导柱3与导柱2顶端面齐平,超出最高成型部分约50mm,以便在合模时保护定模1的成型面区域。方导柱3和耐磨块7都是安装在模具侧面加工出的凹槽中,嵌入模具侧面,可以保证模具外表的美观性。在成型大型、深腔、薄壁和高精度塑件时,该方导柱结构不但可以起到精确定位作用,而且合模后动定模互相扣锁,可以限制型腔膨胀,增加模具的刚性。耐磨块采用铜基石墨,耐磨性能和润滑性能明显提高,模具长期使用后,当耐磨块7磨损失效,从模具上拆卸更换十分方便,提高模具维修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9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