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9616.4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傅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汇华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42;F16K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柳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变化 自适应 弹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
背景技术
一般应用的阀门在额定压力以下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压力的随机变化,普通阀门就会容易发生因关闭不严而导致的泄漏现象。
普通的蝶阀的阀座,其与阀座碟版的密封力是一定的,一般是压力越小,其密封效果越好,由于现有蝶阀的密封力不能随压力变化自调节,在压力变大的情况下,会在阀座碟版与阀座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进而产生流体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实现蝶阀阀门随流体压力变化自适应调节密封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阀座为中空结构,阀座两侧设有第一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第一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往外分别逐步收拢,相交于交汇点处,并沿交汇点往外延伸设有第一密封压板和第二密封压板;第一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中间设有封闭的○型圈;第一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内侧设有矩形的碟版密封面。
进一步,所述的○型圈为弹性材料。
更进一步,所述的○型圈由橡胶、硅胶或氟胶制成;或者,所述的○型圈由金属弹性体制成,如金属弹簧。
进一步,矩形的碟版密封面与碟版接触的一面的两角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蝶阀的压板在交汇点处与蝶阀的阀体相连接,在第一承压面或第二承压面承受流体介质的压力后,第一承压面或第二承压面承受流体的压力而变形,第一承压面或第二承压面会自动绕交汇点发生偏移,矩形碟版密封面受到第一承压面或第二承压面传递的压力至碟版,其与碟版之间产生更为紧密的密封接触。
随着流体压力的增大,承压面变形更大,位移更大,进而推动矩形碟版密封面绕交汇点转动产生与碟版更大的密封效果,达到了随压力变化自适应调节密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又称为HIKICH型阀座。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蝶阀称为HIKICH型蝶阀。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阀座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阀座用于蝶阀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承压面,2、第二承压面,3、○型圈,4、碟版密封面,5、第一密封压板,6、第二密封压板,7、交汇点,8、阀杆,9、阀座-压板间隙,10、阀座-阀体间隙,11、压板,12、碟版,13、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普通阀门的泄漏,除了密封件的老化以外,阀座的设计不够合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现有的阀座是按照设计的额定预应力指标进行密封,一旦当外界的流体压力超过预定值,阀门就会可能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实际,突破性地提出一种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的设计方案,以下对其进行详述。
如图1-2。
随压力变化自适应弹性阀座,阀座本体为中空结构,阀座两侧设有第一承压面1和第二承压面2;第一承压面1和第二承压面2往外分别逐步收拢,相交于交汇点7处,并沿交汇点7往外延伸,设有第一密封压板5和第二密封压板6。第一承压面1和第二承压面2中间设有封闭的○型圈3。
所述的○型圈3为弹性材料,根据蝶阀使用环境、介质、压力不同,装配、添加的○型圈3的弹性、刚度不一,以求与之具有相应的弹性和必要的刚度,所述的○型圈3由橡胶、硅胶或氟胶制成,也可以采用金属弹性体,如金属弹簧制成,所有的○型圈3均为封闭式的结构,成为一个整体。
第一承压面1和第二承压面2内侧设有矩形的碟版密封面4,进一步,矩形的碟版密封面4与碟版12接触的一面的两角可以为圆弧形结构。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阀座用于蝶阀的示意图。其中,阀座本体第一密封压板5和第二密封压板6通过压板11安装于阀体13上,压板11经由第一密封压板5和第二密封压板6与阀体13形成密封连接。通过操作阀杆8,碟版12与碟版密封面4密封连接。
在交汇点7处面向压板11一侧,第二承压面2与压板11之间设有阀座-压板间隙9,第一承压面1与阀体13之间设有阀座-阀体间隙10。
当流体进入到阀座-压板间隙9,流体的压力作用于第二承压面2,或者,当流体进入到阀座-阀体间隙10,流体的压力作用于第一承压面1时,阀座向流体移动的方向发生变形,并自动绕交汇点7转动,发生位移,与碟版12密封接触的矩形的碟版密封面4受到来自第一承压面1或者第二承压面2上的压力作用于碟版12上,使得碟版密封面4与碟版12形成更为紧密的密封强度。
虽然本专利已参照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予以说明,然而上述的说明应视为举例性而非限制性,熟悉此项技术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变化及修改,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汇华阀业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汇华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9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住宅楼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适用于窄长密封面的弹性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