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坡面植被缓冲带面源污染截留效率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864.7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钱金平;何萍;侯利萍;徐杰;贾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金平;何萍;侯利萍;徐杰;贾俊艳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2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被 缓冲 带面源 污染 截留 效率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坡面植被缓冲带不同距离上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中面源污染物,研究坡面植被-土壤混合系统面源污染截留效率的试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研究坡面植被缓冲带面源污染截留效率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与治理,面源污染已经上升为我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滨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泥沙等面源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去除效率,国外已有大量的试验研究,国内在这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国内已有试验研究都是试验基地的大型试验,还没有一种小型的面源污染截留效率试验装置在不同的距离上同时收集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目前坡面植被缓冲带面源污染截留效率试验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在坡面植被缓冲带不同距离上分别收集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测试面源污染物含量,研究面源污染截留效率的可拆装、移动方便的小型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测试坡面植被缓冲带面源污染截留效率的试验装置,它由一个配水池、一根导水管、一个产流槽、两块侧边挡水板、若干个地表径流收集槽和地下渗流收集柱组成。配水池内壁上带有刻度尺,底部出水口装有可调流速的开关;产流槽上有多层出水孔,可以产生均匀流,通过调整出水孔的直径大小和数量控制流量;配水池与产流槽之间由导水管连接;侧边挡水板每块长15m,可以根据试验需要调节长短;地表径流收集槽由沿截面直径剖开且两边封口、直径为4cm的PVC管制成;地下渗流收集柱由底部封口、直径为10cm的PVC管制成,中下部有多排进水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进水孔的高度和数量,进水孔外用皮筋固定有无纺纱布,阻止泥沙进入。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特点:重量轻,便于移动,易安装,且安装时动土量小,对试验场地的土壤和植被扰动较小;通过产流槽的多层出水孔能产生均匀流,且流速流量可控;根据试验需要,可以沿坡向不同距离设置多组地表径流收集槽和地下渗流收集柱,每组可设多个平行收集槽或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产流槽。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渗流收集柱。
图中1、配水池,2、导水管,3、产流槽,4、侧边挡水板,5、地表径流收集槽,6、地下渗流收集柱。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好试验坡面后,挖好放置侧边挡水板、地表径流收集槽和地下渗流收集柱的沟和坑。将配水池和产流槽平放在坡顶适当位置,二者之间用导水管连接,产流槽位置要低于配水池的出水口。侧边挡水板一半埋于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防止产生的径流流出试验区;两块侧边挡水板与产流槽两端连接,且垂直于产流槽。根据试验需要,沿坡向每隔一定的距离放置一组地表径流收集槽和地下渗流收集柱,每组可设多个平行收集槽或柱。地表径流收集槽的槽体置于地面以下,槽口与地面齐;地下渗流收集柱上部露出地面,中下部有孔部位置于地下一定深度,以防地表径流进入。
配制所需浓度的面源污染溶液,加入到配水池中,溶液体积可以由配水池内壁上的刻度尺读出;溶液由导水管导入产流槽,由配水池上的开关控制流速,通过产流槽上的出水孔产生均匀的地表径流;在植被缓冲带不同距离上分别收集初次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水样,由带有长导管的抽水装置抽入样品瓶中。试验结束后,取出侧边挡水板、地表径流收集槽和地下渗流收集柱,用原土将沟和坑填平,恢复试验场地的原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金平;何萍;侯利萍;徐杰;贾俊艳,未经钱金平;何萍;侯利萍;徐杰;贾俊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人体呼气酒精浓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荧光寿命显微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