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8215.7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蕴毅;盛爱红;陆继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生物 转盘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工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以生物转盘为核心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生物处理设备中,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使用生物转盘,生物转盘是一种生物膜法废水处理技术,生物盘片上可以生长存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污泥龄长,有较长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好。在工艺和维护运行方面生物盘片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污泥不需回流、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传统的生物盘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有机负荷低、卫生条件差、脱氮效果不好等问题。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中的传统方式,其去除有机物效果好,和其它工艺结合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N、P,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但是由于整个系统必须曝气供氧,氧利用率往往只有3~8%,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曝气所需能耗占系统能耗的很大一部分,而这部分能耗由于氧利用率不高,浪费十分严重。此外,鼓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会产生扰民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噪音低、效率高的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它包括进水管、进水槽、液位控制装置、固定填料、射流泵、管道、分流管、生物转盘反应器、生物转盘盘片、溶氧仪、传动轴、电动机、生物滴滤槽、布水板、填料层、出水管、自控柜和排泥管;
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下部设有进水槽;进水槽顶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连通外界污水源;进水槽内,上层设有液位控制装置,中层设有一层固定填料,下层与射流泵连通;
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上部设有生物转盘反应器,生物转盘反应器内设有生物转盘盘片,生物转盘盘片由电动机驱动传动轴带动生物转盘盘片旋转;生物转盘反应器内设有溶氧仪;生物转盘反应器顶部设有分流管,分流管与射流泵连通;生物转盘反应器 底部设有排泥管;
生物转盘反应器出水端设有生物滴滤槽;生物滴滤槽上部设有布水板,使得生物转盘反应器出水均匀分布于布水板上然后透过布水板均匀滴落至布水板下;生物滴滤槽中部设有填料层;生物滴滤槽底部设有出水管;
射流泵一端与进水槽下层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分流管连通,用于将进水槽下层的水泵至生物转盘反应器顶部;
溶氧仪和液位控制装置的信号传输至自控柜,由自控柜控制射流泵开停。
其中,填料层分为两层,两层之间设有排气管。
其中,生物滴滤槽底部设有分水器,分水器一端与出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进水槽顶部连通,用于将生物滴滤槽底部的水回流部分至进水槽中。从而实现脱氮效率的人工调控。
其中,所述的固定填料为软性填料、弹性填料或者组合填料,固定填料上负载有微生物。
其中,所述的填料层材质为砂石、珍珠岩、石灰石和沸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的生物转盘盘片上负载有微生物。
其中,所述的生物转盘反应器外覆壳体。
其中,所述的生物转盘反应器由射流泵供氧。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转盘反应器整体基本呈密封状态,仅在尾气排放口留有空气出口。保证了反应器内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会直接逸出进入环境,保障了空气质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生物转盘反应器有机负荷低、处理效果低(特别是脱氮效果差)、氧利用率低、卫生条件差的四大问题。
传统的生物转盘反应器仅靠表面复氧,往往不能满足高有机物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氧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射流供氧装置,并在生物转盘反应器内设施了溶解氧在线监控装置。当溶解氧不足时启动射流泵增加供氧,增加了系统的弹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传统的射流曝气系统氧利用率较低,气泡在水中的氧传递效率3~8%。本方案中,空气经射流泵进入池体一次供氧后,逸出液面的气体还可和生物转盘二次接触,提升了氧的利用率。
本生物转盘反应器池体密封,卫生条件很好。气体经射流泵进入池体后,经过生物转盘进一步消耗氧气,再经过生物滴滤槽处理后去除异味、恶臭后有组织排放,将对外界空气的影响降到最低。
传统的生物转盘无回流装置,脱氮效果差。本装置利用射流泵分段进水供气,可在转盘反应器内实现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多级脱氮单元。同时多点进水可改良反应器内的碳氮比,也有利于反应器整体处理负荷的提高。此外,分水器可控制回流比,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排放要求确定回流比,确保脱氮效率满足排放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8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