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弯曲模的组合式橡胶容框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17797.7 | 申请日: | 2013-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吉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弯曲 组合式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弯曲模的组合式橡胶容框。
背景技术
弯曲零件是现代工业产品、汽车、电器、仪表和工具制造中数量最多的冲压零件之一。弯曲零件大部分是采用弯曲模来进行加工的,现有的弯曲模包括钢质的凸模和凹模,凸模在压力机的带动下下行,工件在凸模和凹模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弯曲成型,为了提高弯曲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就必须在传统的凹模内添加顶板或弹顶器等结构,并且要提高凸模和凹模的精度,这样使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特别是对于大型弯曲件来说,其对应的凹模及凸模的尺寸较大,精加工更加困难,成本更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弯曲模的组合式橡胶容框,可用于代替传统弯曲模的钢质凹模,提高了弯曲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并且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非常具有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型弯曲模的组合式橡胶容框,包括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上表面的容框,容框为两端开口、中空的筒体,容框的空腔内设置有橡胶模垫,所述橡胶模垫包括聚氨酯橡胶垫和天然橡胶垫,所述天然橡胶垫设置于容框空腔的下部,聚氨酯橡胶垫设置于天然橡胶垫上表面,聚氨酯橡胶垫和天然橡胶垫之间设置有成形棒,所述成形棒为两根,靠近容框的内壁左右对称设置,聚氨酯橡胶垫的上表面与容框的上表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容框外壁设置有加强肋。
作为优选,所述容框与底座焊接,加强肋与容框和底座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容框和加强肋采用Q235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代替传统弯曲模的钢质凹模,可以显著的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橡胶模垫采用聚氨酯橡胶垫和天然橡胶垫的组合结构,进一步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但仍保持了聚氨酯橡胶的特点,在弯曲过程中,容框内处于封闭状态,因而橡胶模垫受力后具有液态的静压性,即橡胶模垫各方向所受的单位压力相等。当压力机滑块下行带动凸模向下,橡胶模垫受到凸模的压力,迫使工件沿凸模外轮廓周边发生弯曲。在整个弯曲过程中,弯曲压力均匀,减少了回弹,提高了产品精度。并且工件始终处于平整状态,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不需要另外设置顶板或者弹顶器,也不需要对凸模进行精加工,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非常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大型弯曲模的组合式橡胶容框,包括固定座6和设置于固定座6上表面的容框4,容框4为两端开口、中空的筒体,容框4的空腔内设置有橡胶模垫,所述橡胶模垫包括聚氨酯橡胶垫3和天然橡胶垫1,所述天然橡胶垫1设置于容框4空腔的下部,聚氨酯橡胶垫3设置于天然橡胶垫1上表面,采用聚氨酯橡胶垫3和天然橡胶垫1的组合方式,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并且仍保持了聚氨酯橡胶的特点。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天然橡胶垫1为三层,聚氨酯橡胶垫3为两层。当然其数目可以根据成型工件和容框4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聚氨酯橡胶垫3和天然橡胶垫1之间设置有成形棒2,所述成形棒2为两根,靠近容框4的内壁左右对称设置,成形棒2可以增加弯曲时的压力。聚氨酯橡胶垫3的上表面与容框4的上表面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容框4外壁设置有加强肋5,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所述容框4与底座6焊接,加强肋5与容框4和底座6焊接,保证在进行大型弯曲件的弯曲时,容框4与底座6不产生相对移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6、容框4和加强肋5采用Q235钢制成,其综合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明显变形方式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吉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吉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