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17479.0 | 申请日: | 2013-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世昌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桥***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水中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水中增氧接头,特别是指一种可增加水中含氧量的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现代人对于增氧装置的要求也逐年提高,而一般的增氧装置,多以在水面上架设一水车为主,但因为水车运作时,通常只是搅动水面,并无法将空气带入池水的中下层,故对于溶氧效果实属有限,若为了增加溶氧量,让水车不断保持运转,又会造成养殖成本的提高与能源的浪费,况且该水车也无法提供废水业作为曝气作用。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增氧装置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为相关业内人士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空气带入池水中下层的增加水中含氧量的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其包含有:一接头本体与一混合气套,其中,接头本体前方形成有套接部,并伸出有至少一个喷嘴,该接头本体内部形成有一腔室,顶面设有一与该腔室保持相通的、并能对水源进行加压的通水管,该通水管接设水源,又喷嘴内各伸出有一进气管,进气管一端以一进气孔从喷嘴周侧贯出,另一端与喷嘴内壁保持间隔;该混合气套具有一后套口,后套口往前在混合气套内部形成有一气室,该混合气套顶面设有一与该气室保持相通的连接管,在混合气套前端则设有至少一个穿孔,该穿孔数量与该喷嘴数量相同,该混合气套以该后套口套掣在该接头本体的套接部上,该喷嘴穿置于该气室,再往前插套于该穿孔中。
所述接头本体前方形成有锥状的所述套接部。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一斜切面。
所述接头本体是由一上罩壳与一下罩壳相对合而成并设有一斜切面,及该接头本体乃由一上罩壳与一下罩壳相对合而成。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其利用接头本体与混合气套的配合,将能获得一结构简单却有效的水中增氧接头。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其水中增氧接头是设置在水面下,并直接将混气水流送入池水的中下层,能大幅提高水中的含氧量,让泵不需要长时间一直运转,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与避免造成能源浪费,及该水中增氧接头也提供废水业作为曝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使用时的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与空气相混合时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与空气相混合时的另一角度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接头本体---10 套接部----11
喷嘴-----12 腔室-----13
通水管----14 进气管----15
进气孔----16 斜切面----17
上罩壳----18 下罩壳----19
混合气套---20 后套口----21
气室-----22 连接管----23
穿孔-----24
供水管路---30
供气管路---40
泵-----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附图并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水中增氧接头包含有:一接头本体10与一混合气套20,其中,接头本体10前方形成有锥状的套接部11,并伸出有至少一个喷嘴12,内部形成有一腔室13,顶面设有一与该腔室13保持相通的通水管14,以该通水管14接设水源,并对水源进行加压,将令水源能从通水管14送入腔室13后,再往前从喷嘴12喷出,又喷嘴12内各伸出有一进气管15,进气管15一端以一进气孔16从喷嘴12周侧贯出,另一端与喷嘴12内壁保持适当间隔,并设有一斜切面17,及该接头本体10由一上罩壳18与一下罩壳19相对合而成,混合气套20具有一后套口21,后套口21往前在混合气套20内部形成有一气室22,顶面设有一与该气室22保持相通的连接管23,在混合气套20前端则设有至少一个穿孔24,该穿孔24的数量与喷嘴12的数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世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亿世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可移动电子产品、供电模块及组合电子产品
- 下一篇:一种碎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