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盖加强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7389.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骆建丽;高增辉;康云庆;谢侠;吴华林;时西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盖 加强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盖前端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盖加强板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盖设计中,发动机盖外板的抗凹性和刚度目标是基本的设计要求。发动机盖外板属于车身的外覆盖件,是整个白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体现整车的流线造型风格,还可以对发舱内的动力总成等重要部件起到遮盖保护的作用和降低噪声的作用,但发动机盖外板一般为薄钢板件,结构特征相应较少,大面积的平坦曲面使得外板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整车造型外观质量。因此提升发动机盖外板的抗凹品质变得尤为重要。考虑到发动机盖外板的大面积覆盖性和结构单一性,无法利用发动机盖外板本身来达到提高抗凹性的目的,而发动机盖内板一般整体拉延后成形,结构相对比较多样和随意,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盖内板的特点,从发动机盖内外板的搭接上想办法来提升发动机盖外板的抗凹性能。
一般新开发或者改型开发中,发动机盖内板前端安装配合面与发动机盖外表面垂直距离大,发动机盖长度方向跨度大,且发动机盖前端外表面为人手开启和关闭发动机盖频繁碰触的部分,易造成发动机盖前端外表面位移变形量超过钣金结构本身的弹性变形量,导致抗凹性不满足车身设计的要求。
为了提升发动机盖外板的抗凹性,通常处理办法是在外板内表面上粘贴增强垫或者增加支撑板对外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而单纯的粘贴增强垫只能大幅度提升钣金的抗凹性能,对发盖的前梁刚度和整体扭转刚度贡献较小,因此在众多主机厂的设计中一般都采用增加支撑板的设计方式,支撑板是设计在发动机盖外板与发动机盖内板之间,通过有效的搭接不仅可以提升外覆盖件的抗凹性能还能大大的提高发动机盖整体的刚度,支撑板还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被广泛采用。目前各主机厂使用的支撑板结构型式多种多样,有些结构在车辆宽度方向尺寸较长,支撑板的钣金结构较为复杂,造成支撑板超重,导致发盖整体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盖加强板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板结构复杂、重量超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盖加强板结构,包括发动机盖外板(11)和发动机盖内板(12),发动机盖加强板(13)设置在发动机盖外板(11)和发动机盖内板(12)之间,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盖加强板(13)与发动机盖内板(12)前端形成空腔式结构起到支撑发动机盖外板(11)的作用。
进一步,发动机盖加强板(13)的纵向截面呈“几”字型结构,“几”字型结构的顶部沿发动机盖外板(11)表面的弧度平行过渡,“几”字型结构的前端与发动机盖内板(12)前端的前部固接,“几”字型结构的后端与发动机盖内板(12)前端的后部固接。
进一步, “几”字型结构的顶部平面上还设计有多个涂胶槽(132),涂胶槽(132)内填充隔振胶(14)来支撑发动机盖外板(11)。
进一步,“几”字型结构的后端设置有若干搭接凸台(133),搭接凸台(133)与发动机盖内板(12)前端的后部固接。
进一步,“几”字型结构的前端设置有搭接结构(131),搭接结构(131)与发动机盖内板(12)前端的前部固接。
进一步,搭接结构(131)为两个,是关于汽车纵向对称面(3)对称设置的舌状搭接面。
进一步,发动机盖加强板(13)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减重孔(134)。
该新型的发动机盖加强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盖外板和发动机盖内板之间设置发动机盖加强板,发动机盖加强板与发动机盖内板前端构成空腔式结构,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盖外板的抗凹性,使得外表面检验点满足基本的设计要求,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盖总成的扭转刚度及前梁刚度,从而提高了整车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盖加强板“几”字型结构的顶部设计有若干涂胶槽,涂胶槽内涂抹隔振胶,利用隔振胶有效的支撑发动机盖外板,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盖外板的抗凹性,而且效果好、成本低,同时减小了发动机盖外板在汽车运行时的振动噪音。
(3)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盖加强板其余无功能要求的地方全部加工有减重孔,做到合理减重,并降低了成本,该实用新型的材料利用率达到90%。
(4)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盖加强板“几”字型结构的后端设置有搭接凸台,搭接凸台不仅提供了焊接标识,而且合理布置了焊点的数量,提高了焊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