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外高抑制LC滤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16811.1 | 申请日: | 2013-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贺文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7/09 | 分类号: | H03H7/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外高 抑制 lc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带外抑制的LC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现代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通信需求的高速发展,可利用的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对滤波器频率选择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通信容量和避免相邻信道间的干扰,要求滤波器必须有很好的带外抑制;为了提高信噪比,要求通带内要有低的插入损耗;而为了减小信号的失真,要求通带内有平坦的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为了满足现在通信设备小型化趋势,要求滤波器要有更小的体积。另外设备的环境差异化越来越大,要求滤波器的高低温一致性好。因此,寻找一种特性好,结构简单的滤波器极为重要。
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C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LC滤波器为五阶的滤波器,包括第一谐振单元11、第二谐振单元12、第三谐振单元13、第四谐振单元14和第五谐振单元15组成的谐振电路10,以及第一负载16和第二负载17。该第一负载16、谐振电路10和第二负载17依序串接,且该第一负载16和第二负载17分别接地。该第一谐振单元11包括并联的第一电感11a和第一电容11b;该第二谐振单元12包括串联的第二电感12a和第二电容12b;该第三谐振单元13包括并联的第三电感13a和第三电容13b;该第四谐振单元14包括串联的第四电感14a和第四电容14b;该第五谐振单元15包括并联的第五电感15a和第五电容15b。该第一谐振单元11、第三谐振单元13和第五谐振单元15并联,该第一谐振单元11、第三谐振单元13和第五谐振单元15的一端干路接地;该第二谐振单元12串接在该第一谐振单元11与第三谐振单元13的另一干路上,该第四谐振单元14串接在该第三谐振单元13和第五谐振单元15的另一干路上,从而构成一五阶谐振电路。
请同时参阅图2,其是图1所示的LC滤波器在带宽为76.25MHz~111.25MHz的仿真测试波形图。原设计要求的LC滤波器的要求是在DC~48.75MHz和138.75MHz~1GHz频段的抑制达到40dB以上,插入损耗要求0.5dB。在图2所示的仿真测试波形图上可看到,图1所示的LC滤波器在DC~48.75MHz频段处的抑制达到-40.361dB,符合设计要求,但在138.75MHz以上的频段的抑制仅为-19.585dB,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通过增加谐振单元的方式,即增加滤波器的阶数,来增加滤波器的带外抑制。增加一级谐振单元大概能增加6dB的带外抑制,根据设计要求,图1所示的LC滤波器在138.75MHz处需加强20.776dB的带外抑制,即需要用到9阶的滤波器。但如果增加滤波器的阶数,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就会越大,波动越难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带外抑制的LC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外高抑制LC滤波器,包括依序串接的第一负载、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负载,该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分别接地,该第一谐振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其一端串接在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之间,另一端通过一电容或电感接地。
进一步,包括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该第二谐振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该第三谐振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三电感和第三电容,该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依序串联,且该第三谐振单元的另一端通过一电容或电感接地。
进一步,包括一与该第二谐振单元并联的电容或电感。
进一步,包括第四谐振单元和第五谐振单元,该第四谐振单元包括串联的第四电感和第四电容;该第五谐振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五电感和第五电容,该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四谐振单元和第五谐振单元依序串联,且该第五谐振单元的另一端通过一电容或电感接地。
进一步,包括与该第四谐振单元并联的电感或电容。
进一步,该谐振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加,并通过将谐振单元通过电容或电感接地的方式修改其接地性,以及将谐振单元与电容和电感并联以增加交叉耦合作用的方式,以增强其带外抑制的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高抑制LC滤波器有效提高了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在同样矩形系数的要求下,可以减小滤波器的尺寸。且具有良好的带内特性,如插入损耗小,波动小等,易于调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C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LC滤波器在带宽为76.25MHz~111.25MHz的仿真测试波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带外高抑制LC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开关机电路
- 下一篇:高压线路用四回路压低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