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蔬菜病原微生物防治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682.6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游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海英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G25/02;A01G7/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蔬菜 病原微生物 防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防治仪,适用于温室蔬菜的病原微生物物理防治,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通过生物、物理、计算机等技术进行物理灭菌的智能化蔬菜病虫害防治仪。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蔬菜栽培生产中由于化学农药含毒性物质较多,容易使蔬菜产生农药残留,特别是杀虫、杀菌的药剂,应用浓度及时期不当或剂量过大情况下,蔬菜污染严重,已成为当前蔬菜的一大公害。为此,有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8月12日公开的由郑凤芹和陈新业设计、授权公告号为CN201286266Y、名称为蔬菜病虫害防治仪的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病虫害防治仪包括臭氧灭菌装置、控制器和电源,臭氧灭菌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溶解装置和喷洒装置,臭氧溶解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的盛水容器,盛水容器与臭氧发生器之间连通有臭氧输送管,盛水容器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连通有进水管,喷洒装置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喷洒泵,喷洒泵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连通,喷洒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喷洒管,利用臭氧在低温水中的溶解度高的特点,将臭氧溶解在低温水中,喷洒在蔬菜、水果上,在蔬菜表面能直接氧化分解病原微生物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从而破坏细胞膜将细菌杀死, 具有杀菌快、广谱杀菌消毒能力强的优点,消毒效率可以达到紫外线消毒的15倍,无污染。其不足之处在于:臭氧与水的接触面积小,部分臭氧溢出,造成浪费,同时造成喷洒液中的臭氧浓度较低,杀虫灭菌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蔬菜病原微生物防治仪,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臭氧浓度较低、杀虫灭菌效果差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病原微生物防治仪后,具有臭氧浓度高、杀虫灭菌效果好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能化蔬菜病原微生物防治仪,包括电源、控制器和臭氧灭菌装置,臭氧灭菌装置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溶解装置和喷洒装置;
所述臭氧溶解装置包括盛水容器,盛水容器与臭氧发生装置之间连通有臭氧输送管,盛水容器连通有进水管;
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喷洒泵,喷洒泵的进水端与盛水容器连通,所述喷洒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喷洒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输送管的出气端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曝气的微小气孔;
所述曝气管上方的盛水容器内设有网状隔板。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喷洒管连通有磁化器。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臭氧灭菌装置的底部设有可移动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臭氧输送管的出气端连接有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曝气的微小气孔,曝气管上方的盛水容器中设有网状隔板,臭氧从曝气管的微小气孔中曝气到水中而产生微小的气泡,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让臭氧和水充分混合溶解,臭氧在水中上升过程中融合成大气泡,大的气泡在碰到网状隔板时就破裂成许多小的气泡,增大了臭氧和水的接触面积,同时气泡在碰到网状隔板时也会改变上升路线和方向,对臭氧上升起到了延缓的作用,这样臭氧与水的混合时间延长,从而使臭氧和水充分混合溶解;喷洒管连通有磁化器,臭氧水经过磁化器的磁力线作用后,大分子团水就变成小分子团水,渗透能力增强,更有利于营养物质溶于水中,用磁化后的臭氧水灌田,可使土质疏松,加快有机肥溶解,有利于农作物的吸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病原微生物防治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筒状容器,2-保护层,3-臭氧管,4-高压变压器,5-定时开关,6-臭氧输送管,7-盛水容器,8-过滤器,9-进水管,10-喷洒泵,11-喷洒管,12-制冷设备,13-磁化器,14-保温层,15-干燥管,16-制冷管,17-车轮,18-控制器,19-曝气管,20-网状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海英,未经游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