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557.5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全;麦兆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化电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电子产业的进步,便携式电子装置愈来愈普及。一些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如俗称的随身碟、拇指U盘等,这些电子装置通常通过特定数据传输介面连接至主机端(如个人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以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又以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介面最为普遍。因此许多便携式电子装置采用USB为传输介面,其好处是使用USB作为传输介面可与目前计算机系统具有较大兼容性。
传统USB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通过焊接等方法结合,实现电路连接。然而,受限于现有USB连接器外壳的厚度及结构,使得应用该USB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厚度较厚,而不方便携带。目前,现有的USB部分插头结构也有所变更,与插座连接器结合部位,移除了金属外壳,如图6所示,目前的钥匙形薄型U盘6及常用的薄型插头8,其插接部位60及80均进行了结构简化。该等插接部位裸露,其上设有复数接触点61、81。该等插接部位60、80分别与USB插座连接器10插接结合时,只占用该连接器金属外壳低壁103与舌部102之间的空间,便可实现数据传输,而此时舌部102与金属外壳顶壁101之间的空间闲置。从而使应用该USB插座连接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薄型化趋势受到局限性。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USB插座接器结构进行改良,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以减少电连接器空间占有率,使应用该电连接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更为薄型化。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及解决问题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所述来实现:一种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导电端子、金属外壳,绝缘本体于主体部向前沿伸形成一舌部,并于舌部 上设有复数槽道,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每一端子设有弹性接触部悬置于所述的槽道,金属外壳形成顶壁、低壁及连接顶壁、低壁的两侧壁,其套设于绝缘本体外围,绝缘本体舌部与金属外壳低壁贴合,并形成该连接器收容空间,且端子弹性接触部突伸于收容空间。
该绝缘本体舌部所设槽道上下贯通,并于主体部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导电端子,每一端子均设有固定部,于固定部向前弯折延伸形成弹性接触部,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焊接部。绝缘本体主体部对应低壁每一槽道设有一通道,导电端子通过所设的固定部干涉固定于绝缘本体主体部所设的通道内。所述的金属外壳于低壁对应绝缘本体每一贯通槽道设有通孔,两侧侧壁设有倒刺。金属外壳套设于绝缘本体外围,通过所设的倒刺卡掣于绝缘本体两侧所设的卡槽进行固定。
该电连接器,端子分布排列及数据传输符合USB2.0接口协议规范。因此,应用该技术方案的USB插座连接器符合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需要。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优点及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立体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薄型化电连接器结构应用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应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1-舌部 12-主体部
13-通道 14-槽道
15-卡槽
2-导电端子组
21-固定部 22-接触部
23-焊接部
3-金属外壳
31-顶壁 32-突部
33-侧壁 34-焊脚
35-低壁 36-通孔
4-电路板
5-薄型化连接器
50-收容空间
6-U盘
60-插接部 61-金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薄型化电连接器5结构,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导电端子2、一金属外壳3。
该绝缘本体1于主体部12向前沿伸形成一舌部11,并于舌部11上设有复数槽道14,该槽道上下贯通,且对应每一槽道14于绝缘本体主体部12设有复数通道13,以供端子卡设固定。同时,于绝缘本体主体部12两侧设有卡槽15,金属外壳3由此卡掣固定于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瓜米酒味保健奶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锈工业胶带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