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234.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贵虎;周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挥发性 有机 废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处理有机挥发性废气(VOCs)的治理装置,可以用于涂装(制漆和喷涂)、石油化工、橡胶、制革等行业低浓度(特别是<500ppm)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有机挥发性气体接近2000万吨,产生废气的主要行业有石油化工、制漆和表面喷涂、皮革等10多个行业,主要成分苯、甲苯、二甲苯、酯类、醇类、醛类、醚类、脂肪烃等有机挥发性废气,大部分有机挥发物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VOCs除了产生臭氧污染外,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25-%35),VOCs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决定性前体物。降低颗粒物污染污染,去除光化学烟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VOCs的控制势在必行。
目前处理VOCs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催化燃烧法、蓄热燃烧法等,这些处理方法具有投资高、运行费用高、操作维护成本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处理有机挥发性废气(VOCs)的装置,主要用于浓度小于500ppm的各种有机挥发性废气治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风机、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生物过滤箱体和喷淋系统;所述生物过滤箱体内部通过透气隔板分成上下两部分,在所述透气隔板上部设置一层生物过滤填料层,在生物过滤箱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气流通孔,两侧面的气流通孔以所述透气隔板为分界面交叉设置,相邻生物过滤箱体接触的侧面上的气流通孔对齐设置,所述生物过滤箱体的一个外侧侧面的气流通孔通过风机出口管连接所述风机,另一外侧侧面的气流通孔通过出风管连接到排气筒;在所述生物过滤箱体的顶部设有喷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生物过滤箱体为三个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物过滤填料层为活性污泥与多孔陶瓷的混合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淋系统通过喷淋水泵连接设置在生物过滤箱体顶部的喷淋管道和喷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与风机连通的第一级生物过滤箱体内单独通过喷淋管道连接第一喷淋水泵实现连续喷淋加湿,其余生物过滤箱体内通过喷淋管道连接第二喷淋水泵实现间断喷淋加湿。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生物过滤箱体底部设有排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喷淋水泵和第二喷淋水泵与所述排水管的分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生物过滤箱体的顶部设有人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有机挥发性废气通过风机进入生物过滤箱体内,通过生物过滤填料层,可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经生化作用分解为CO2和H2O或其它无害物质。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过滤填料层是由多孔陶粒和负载吸附在多孔陶粒上的经各级分别处理过的活性污泥构成,活性污泥来源于石油炼制厂的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且经过配比处理后,将1个过滤装置分为2级甚至3级以上过滤处理,其去除废气的效率更高更强;这种填料还具有耐腐蚀,填料使用寿命长的良好效果,一般10年更换1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多孔陶瓷填料,不易腐烂、板结,负载固定效果好。
在废气通过三级过滤处理的过程中,在第一级过滤处理过程中采用连续喷淋;第二和第三级过滤处理采用间歇喷淋,每小时喷淋5-10分钟。
每级生物过滤箱体装填并固定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级过滤处理填料,其中过滤处理的填料层高度为600-800mm,阻力小,为700-900帕。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使用方法是,有机废气通过风机送入并依次通过第一级生物过滤箱、第二级生物过滤箱和第三级生物过滤箱,在废气经过三级过滤的过程中,废气中的有机挥发性废气经过滤处理填料分解。第一级过滤器连续喷淋,保持填料和废气达到100%饱和湿度;第二和第三级过滤器间歇喷淋,每小时喷淋5-10分钟。本实用新型可将涂装废气中的甲苯、二甲苯、酯类、醇类及溶剂油去除,去除率达到90%上。
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强,安全性高,运行费用低,不需要添加药剂,不需要专人维护,系统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只要保持填料层湿润,再次开启时,效果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级生物过滤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级生物过滤箱体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