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207.9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2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陆云;高吉龙;潘曦;杨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4 | 分类号: | E04G11/34;E21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移动 组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建筑模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的模板工程目前普遍采用搭设排架支撑,并辅助设置木方及胶合板或模板。具体地,通过设置的排架支撑体系为底部模板提供支撑,满足施工阶段承载力及变形要求,其支撑的形式分别有:Φ48×3.5脚手架扣件搭设、门架脚手架搭设、塔架支架、可调支撑立柱搭设等。
然而上述模板技术存在自身的缺陷,首先,排架支撑体系立杆及横杆分布密集,造成结构底部通道被阻隔、空间被占用,给现场作业及材料搬运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对于软土地基中有水平分层结构板的隧道结构,水平结构板下方有临时车辆通行要求时,排架支撑体系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其次,搭设的满堂脚手架材料耗费严重,同时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施工成本较高;再次,由于需要搭设排架支撑,铺设底部模板,工作量巨大,费工费时,施工效率低下,影响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以解决排架支撑体系为底模板提供支撑时不能满足临时车辆通行要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包括底模板以及与所述底模板两端连接的角模板,所述角模板连接有内侧竖向模板,所述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还包括:钢筋桁架梁,固定在所述底模板上;内侧模板移动支撑架,与所述内侧竖向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内侧模板移动支撑架的顶部通过可调节支撑件与所述底模板固定;外侧竖向模板,与所述内侧竖向模板固定;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其一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建筑基体上,其另一侧与所述外侧竖向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角模板与所述内侧竖向模板间设置有铰链。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桁架梁通过底模板固定件固定所述底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竖向模板通过对拉螺栓与所述内侧竖向模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支撑件为支承调节千斤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千斤顶。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基体为隧道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模板移动支撑架的底部具有自行进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的底部具有自行进车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钢筋桁架梁设置在底模板上方为其提供支撑,增加了模板的刚度,大大提高了水平模板的跨度,同时实现了水平向的底模板的少支撑施工,避免在底模板的下方搭设排架而占用空间,从而为工程提供临时车辆通道,方便运输材料及出土等作业;利用内侧模板移动支撑架以及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可实现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同步施工的要求;此外,内外侧竖向模板分别固定于内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通过内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的移进移出来实现竖向模板的安装和拆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侧模板移动支撑架以及内侧竖向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侧模板移动支撑架顶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桁架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钢筋桁架梁设置在底模板上方为其提供支撑,增加了模板的刚度,大大提高了水平模板的跨度,同时实现了水平向的底模板的少支撑施工,避免在底模板的下方搭设排架而占用空间,从而为工程提供临时车辆通道,方便运输材料及出土等作业;利用内侧模板移动支撑架以及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可实现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同步施工的要求;此外,内外侧竖向模板分别固定于内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通过内外侧模板移动支撑架的移进移出来实现竖向模板的安装和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式自行车
- 下一篇:摩托车把手电热暖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