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BPL和AV模式的EOC局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193.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童克玻;李小娟;吴惠嘉;沈奇;李寅寅;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bpl av 模式 eoc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EOC(Ethernet over Cable 以太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广电同轴数据通信接入领域,涉及一种兼容HomePlug BPL和HomePlug AV模式的EOC局端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广播数字化和双向网改造进程,为配合数字电视多种业务加快发展,建设宽带、双向的有线电视网络,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Internet,VoD,交互电视等综合多媒体业务已经得到广泛认同。而我国广电同轴电缆Cable接入覆盖达1.5亿用户,是覆盖最广泛的有线线路之一,同时同轴电缆拥有宽频率,高带宽等特性,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同轴网络上承载以太网、IP业务,提供Ethernet Over Cable成为各种技术的焦点。目前主流技术有无源EOC和有源EOC,有源EOC中以低频HomePlug (AV,BPL)等技术为首推技术。
HomePlug AV是电力线通讯领域的世界领先方案,为家庭网络、联网娱乐、电力线宽带(BPL)接入和商业应用提供技术保障。同HomePlug AV 电力线标准中性能最好,标准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技术。HomePlug AV方案的TDMA技术成熟后即从2009年后开始就占领国内EOC的主流市场;HomePlug AV方案在快速增长的EOC市场上占有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HomePlug BPL方案在电力线通信市场占有的份额小,是国内最早试水EOC市场的方案;凭借前期成熟的TMDA技术,HomePlug BPL方案是国内最早成熟的EOC方案;并在2006年开始进行国内各个地市EOC市场的推广;在2009年HomePlug BPL方案在国内的EOC市场铺设达到顶峰。后期由于HomePlug AV方案TDMA技术成熟,HomePlug BPL方案的输出质量远低于HomePlug AV方案的传输质量;同时HomePlug BPL国际标准尚未最终确定和发布,所以在2010年开始逐渐被HomePlug AV方案淘汰掉;但是在新疆,江苏,云南,河北等省市,BPL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如何把HomePlug AV方案和HomePlug BPL方案进行融合是国内所有EOC设备的广电局方比较困惑和为难的事情,如江苏广电HomePlug BPL市场份额是60%,HomePlug AV是40%,新疆广电HomePlug BPL占90%,HomePlug AV占10%。所以将这两种技术方案融合迫在眉睫,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国内的EOC市场和技术的良性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在同一张同轴网上实时传输数字信号,实现HomePlug AV技术和HomePlug BPL技术的共线共存;实现HomePlug AV技术和HomePlug BPL技术统一网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局端管理系统、以太网数字交换系统、同轴层调制系统、频分复用传输系统。局端管理系统与以太网数字交换系统信号连接,同轴层调制系统与以太网数字交换系统信号连接,频分复用传输系统与同轴层调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的局端管理系统包括ARM处理器SPC3X0,flash存储芯片,SDRAM缓存芯片、以太网PHY芯片,UART调试接口以及JTAG程序下载接口。
所述的以太网数字交换系统包括千兆交换芯片。
所述的同轴层调制系统包括调制芯片和运放芯片。
所述的频分复用传输系统包括频率为2MHz-30MHz的带通滤波器,频率为35MHz-70MHz带通滤波器, 频率为87MHz-1GHz带通滤波器, 频率为2MHz-1GHz带通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制式的EOC方案,提供了一种设备能输出BPL和AV二种载波信号;利用了BPL载波信号在2-30M,AV频段的载波信号在35-70M,利用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能使BPL制式的设备和AV制式的设备能在同一张网上共线传输的设备;并利用嵌入式的ARM系统对传输的数字以太网信号和模拟载波信号进行人为的管控,并达到广电局端可控,可管数字信号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端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以太网交换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调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频分复用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墨组合物
- 下一篇:导电性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