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汽油机凸轮型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152.1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娟;袁宝良;赵会军;李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L1/08 | 分类号: | F01L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汽油机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系统,具体涉及用一组优化参数设计的能保证配气机构的可靠性、充气性能等特点的非对称凸轮型线。
背景技术
配气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应保证各气缸换气良好,充气系数尽可能高。四冲程内燃机都采用气门—凸轮式配气机构,因为这种机构工作可靠,进排气门能持久地保证燃烧室的密封性。但是这种机构高速运转时易发生振动、噪音和不正常磨损等问题,所以设计高速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时,要使它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而配气机构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凸轮型线的设计,因此,凸轮型线的设计在配气机构设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用新型专利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出换气良好,工作可靠的凸轮型线,结合可变气门正时(VVT),配合合理的配气正时,有效的提高现有发动机其中低转速的扭矩,降低油耗,改善其整机性能。
按照凸轮基本段运动规律来命名,一般有下面几种:
(1)、等加速-等减速型:其特点是从动件的正、负加速度恒为常数,常适用于平稳性易保证,而充气性能较差的中低速柴油机中,等加速凸轮曲线的间断性必然会影响机构工作平稳性,在高速内燃机中一般不采用。
(2)、正弦抛物线型:利用三角函数任意阶导数均连续这个特点选择加速度,其优点是正加速度段缩短可使升程曲线丰满,缺点是最大正加速度剧增,引起气门机构震动及噪音增加。
(3)、组合多项式型:基本段为一分段函数,由几个不同的表达式拼接而成,由于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由若干函数组成,可能会影响配气机构工作的平稳性。
(4)、多项动力凸轮:以上三种型线都是把配气机构视为刚性的,但配气机构总是存在弹性变形,无论挺柱升程怎样设计,它与气门升程之间总是有差别的,因此,基于这一差别的考虑,对挺柱升程曲线预先作一定的修正,这样使用动力学方法算出的气门升程曲线才会比较理想。多项动力凸轮基本段的气门升程曲线是高次多项式来设计的,能够进行这种动力学修正,目前主要应用在高速汽油机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良好,工作可靠的非对称汽油机凸轮型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对称汽油机凸轮型线,包括基圆和凸桃,所述凸桃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开启缓冲段、开启基本段、关闭基本段和关闭缓冲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缓冲段包角为20°-25°凸轮转角,所述开启基本段包角为57.5°-59°凸轮转角,所述关闭缓冲段包角为57.5°-58.5°凸轮转角,所述关闭缓冲段包角为22°-28°凸轮转角。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基圆直径为32.8mm,与凸轮挺柱接触宽度为9.5mm,所述凸轮型线与气门间隙为0.2-0.25mm,缓冲段高度为0.28-0.4mm,基本段升程为6.95-7.22mm,凸轮最大升程为7.3-7.5mm。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型线控制进气门的开闭,进气门开启提前角在上止点前7-57°曲轴转角之间,关闭迟后角在下止点后72-22°曲轴转角之间,排气门开启角为下止点前55°曲轴转角,关闭迟后角为上止点后25°曲轴转角。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型线丰满系数为0.57-0.58。
本实用新型结构换气良好、可靠性高,进气门迟闭角和排气门开启提前角适当减小,有利于提高其中低转速扭矩,降低油耗,改善整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轮轴的配气相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运用多段多项动力加速度函数设计凸轮型线,描述每一段型线的多项动力加速度函数方程式为:
h=(hmax-hr)(1+c2α2+c4α4+cpαp+cqαq+crαr+csαs)
其中:h为凸轮基本段升程,hmax为凸轮最大升程,hr为凸轮缓冲段升程,α为凸轮角度,p、q、r、s为指数。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优化参数设计出加速度曲线光滑,工作平稳的凸轮型线,结合可变气门正时(VVT),配合合理的配气正时,提高其中低转速扭矩,降低油耗,改善整机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架式汽车尾气处理器
- 下一篇:移动充电式声光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