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6041.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萍;吴天福;张鑫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膜法 生物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泥膜法生物反应器。
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过滤网格或栅格;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栅格设有生物填料、活性污泥;通过繁殖在生物填料以及活性污泥生物菌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与网格或栅格相连通的水管排出。所述网格或栅格用以防止生物填料、活性污泥随着处理后的净化水流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气提法使生物填料、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的接触以净化污水,但这种做法能耗大,运营费用高,经济效益低。
此外,网格或栅格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生物填料以及活性污泥在网格或栅格处堆积,导致净化水排水量减小,影响反应器的净化功能。为了保证排水的顺畅需要定期的清理,使用不方便,且影响生产与作业。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耗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泥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包括竖直的搅拌轴以及连接在所述搅拌轴末端的搅拌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内还设有环形阻隔筛以及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内且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同步旋转的旋转刷。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阻隔筛底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进水口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内的若干根排水管与所述反应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刷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分为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内圈与所述搅拌轴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内中上位置处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台;所述环形阻隔筛固定在所述环形台上;污水经处理后由所述环形阻隔筛内往外排。
本实用新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通过搅拌机的设置,以搅拌机的搅拌实现污水与生物菌充分接触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以气提法实现充分接触导致的能耗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通过旋转刷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环形阻隔筛的筛孔的堵塞,从而保证了反应器的正常工作,且不用额外的进行清理,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3、本实用新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所述旋转刷与所述搅拌叶轮的驱动力均直接来自搅拌机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用于驱动搅拌叶轮使污水与生物菌充分接触,同时驱动旋转刷旋转以防止筛孔的堵塞,一个部件完成两项以上功能,结构简单紧凑巧妙。
4、本实用新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通过轴承的设计为搅拌轴提供了另一个支撑点,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搅拌轴的形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
所述搅拌机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横向竖直,通过搅动使污水水流与生物填料以及附着在在生物填料上活性污泥中的生物菌的充分接触,以促进各种反应(如脱氮反应、去磷反应等)的进行,从而促使污水的净化。
本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相对传统的反应器中采用能耗的气提法促使生物菌与污水的充分接触,具有节能绿色环保以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本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相对传统的反应器中采用能耗的气提法促使生物菌与污水的充分接触,具有节能绿色环保以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包括竖直的搅拌轴以及连接在所述搅拌轴末端的搅拌叶轮。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搅拌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电机减速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轮。电机驱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轮运动,搅拌叶轮可以是波轮式的,也可以是桨叶式等形状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技术成熟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6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