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5640.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詹侑峻;孙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无线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电容式近接感应器调整辐射功率的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体长期暴露于电磁波的环境下可能会造成人体某种程度的伤害。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目前规定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须通过特定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的检测。该项检测规定于使用者接触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时,特定吸收率须小于1.6Watts/kg。
为了降低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的特定吸收率以避免对人体造成可能的伤害,相关业者将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的机壳的厚度增加,以增加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的天线单元与外部的距离,从而降低特定吸收率。然而此种作法将造成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体积及重量增加,不符合现今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为了改善前述作法的缺点,相关业者又研发出如图1及图2所示的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9。该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9具有二设置于其后壳体91内壁面的电容式近接感应器(Proximity Sensor)92。于后壳体91盖合于前壳体93时,该等电容式近接感应器92分别邻近设置于前壳体93的天线单元94的两端。当电容式近接感应器92感应到有外部物体靠近时,控制电路单元95会控制射频电路单元96调整射频信号,以降低天线单元94的辐射功率,进而降低特定吸收率。然而,相较于天线单元94的两端部,呈长条状的天线单元94的中间部分与该等电容式近接感应器92的距离较远,使得该等电容式近接感应器92对于该处的感应侦测效果较弱,导致外部物体靠近天线单元94的中间部分时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9无法有效启动降低辐射功率的机制。因此,如何发展出一种新的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能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遂成为本案进一步要探讨的主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其能有效侦测外部物体靠近而降低辐射功率,从而降低特定吸收率。
于是,本新型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包含一射频模块及一控制模块。该射频模块包括一射频电路单元及一电连接于该射频电路单元的天线单元。该控制模块包括一感应导体、一电容式近接感应器及一控制电路单元。该感应导体概呈U形且邻近该天线单元且围绕该天线单元。该电容式近接感应器电连接于该感应导体,并用于侦测该感应导体与接地面之间的电容值。该控制电路单元电连接于该射频电路单元及该电容式近接感应器,当一外部物体接近该感应导体使该感应导体与接地面之间的电容值改变时,该控制电路单元控制该射频电路单元降低该天线单元的辐射功率。
较佳地,该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还包含一机壳,该机壳具有一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内壁面,该射频模块及该控制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感应导体以溅镀的方式形成于该机壳的该内壁面。
较佳地,该控制模块还包括一基板,该控制电路单元及该电容式近接感应器设置于该基板上。
较佳地,该控制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电容式近接感应器的导电元件,该电容式近接感应器通过该导电元件电连接于该感应导体。更佳地,该导电元件为一导电泡棉或一导电弹片。
较佳地,该感应导体的宽度介于12mm到8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感应导体与电容式近接感应器搭配,而能增加感应侦测的面积,并通过感应导体呈U形且围绕天线单元,以有效改善天线单元中间部分的侦测效果。此外,由于本新型仅使用一个电容式近接感应器,因此还能有效降低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现有的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的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该现有的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组合后的一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组合后的一后视示意图;及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硬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手持式无线通讯装置
1:机壳
10:容置空间
11:前壳体
111:内壁面
12:后壳体
121:内壁面
2:射频模块
21:射频电路单元
22:天线单元
3:控制模块
31:基板
32:感应导体
33:电容式近接感应器
34:导电元件
35:控制电路单元
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5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印制电路板的半成品
- 下一篇:一种植物栽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