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872.4 | 申请日: | 201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柏盛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36/02;A47J2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导流 内胆 采用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通常分为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
物体的直接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热传导率或称热导率。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
目前现有的电炊具包括但不限于电饭锅(煲)的内胆,电饭锅(煲)主要配用的内胆是铝材料制成,容易造成给人体涉入过多的铝元素,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些采用铝内胆的内表面具有黑色特富龙涂层,但富龙涂层容易脱落同样存在问题;这类的铝内胆主要问题是材料本身的传热性能好,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优良的散热性能,因此采用这类内胆的电饭锅(煲)在煮饭时常常会出现不同层次的米饭层,通常是内胆底部靠发热盘底部的饭过软,俗称“煮过了”;位于内胆中间的米饭为适合;位于上层的米饭就会过硬,俗称“生饭”;出现这样现象的根源是采用了导热优好的材料制成内胆,采用单面(即接触发热盘的内胆底面)传热方式。发热盘放热被内胆底部吸收热量,快速地内胆腔内和内胆四周扩散,热量未能足够地往上传递就被内胆侧壁散发出去,从而形成上述的“生夹饭”的问题;同时造成了热利用率低,制造和使用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针对上述不足,我研制了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它具有全方位传热,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生夹饭”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包括至少其底部封闭的容体,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容体表面且用于热量导流的传导层,所述传导层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的热传导率以形成供该内胆能够用于畜热的容体。
优选的,所述容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容体采用铁或铁合金材料制成一体结构,该容体的上部开有用于放置或取出被加热物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容体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容体整体呈圆柱体状,其底部或侧壁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所述侧壁内设腔体。
优选的,所述侧壁内设腔体。
优选的,所述腔体内置芯体。
优选的,所述传导层数量至少为一层。
优选的,所述传导层为搪瓷层。
优选的,所述搪瓷层厚度为0.001mm至3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它包括外壳,发热盘,温控器,内胆,内胆为上述方案以及其优选的方案的任一项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容体表面覆盖且用于热量导流的传导层,所述传导层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的热传导率以形成供该内胆能够用于畜热的容体,内胆受热后先经过传导层进入到容体,容体表面的传导层的热阻相对大,容体受热后先把热量储存起来热传导到容体的底部和侧壁,再向内胆内腔的被加热物全方位进行热传导,使米饭层不会出现不同层次的“生夹饭”的问题。这种全方位的热传导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损耗,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量导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中,对于容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作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对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设置;
在说明书中,对于容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作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对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柏盛,未经李柏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饭煲上盖及电饭煲
- 下一篇:用于电炖锅的外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炖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