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NG汽车空调冷量回收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820.7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双喜;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惠利百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30058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g 汽车空调 回收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然气汽车空调的零部件,具体是LNG汽车空调冷量回收换热器。
背景技术
LNG液化天然气汽车因为其节能环保已经开始量产并投入使用,但是其空调仍然采用原始的空调系统,原始的空调系统一般采用注氟利昂或134a做为制冷剂来使用破坏大气层,冷凝器排出80度的高温造成温室效应因此不利于环保 ; 传统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要消耗汽车发动机3匹马力,提高百分之10的油耗,因此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节约能源和利于环保,针对空调系统的独特性和LNG的化学功能性,特提出LNG汽车空调冷量回收换热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LNG汽车空调冷量回收换热器,包括一个铸铝本体,其特征在于:铸铝本体的端面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孔;把中间的贯通孔作为LNG蒸发气室,该贯通孔一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在该贯通孔内均布设有多个小孔作为喷射管,该贯通孔的另一端引出换热管并从其它的贯通孔内相互串联,串联后的换热管从最外层的贯通孔伸出。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其它的多个贯通孔在铸铝本体的端面上从外向内分为四层, 每两个贯通孔为一组,其中最外层和第二层的贯通孔为7组,第三层和第四层为5组。
[0006]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的换热管是U型戓螺旋型LNG换热管,其材质是铜制的或者铝制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换热管在铸铝本体内的串联,使得LNG蒸发并通过铸铝本体吸收冷量,起到自然使用LNG的化学功能,使其成为空调部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使U型或螺旋型换热管成为冷却液流道, LNG的多孔喷射管,并使铸铝本体作为LNG蒸发气室, 以冷却液作为冷媒介质与LNG液化天然气进行逆向流动换热,使冷媒逐步降温后用于汽车空调驾驶室制冷及其它制冷器制冷。
铸铝本体上U型或螺旋型管道成为冷却液流道, 与插入管道内的U型戓螺旋型换热管内的LNG和管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冷热交换。
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是LNG液化天然气汽车空调冷量回收的重要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图2 的俯视图。
图中1是铸铝本体,2是贯通孔,3是换热管,4是出口,5是进气管,6是LNG气管,7是超低温换热系统,8是中低温换热系统,9是低温回收系统,10是发动机,11是蒸发器,12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3所示。
铸铝本体1的端面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孔2,把铸铝本体1中间的贯通孔2作为LNG蒸发气室,该贯通孔2一端设有进气管5,进气管5在贯通孔2内均布设有多个小孔作为喷射管;从中间贯通孔2另一端引出换热管3并从其它的贯通孔内相互串联并在最外层伸出,出口是4。
多个贯通孔2在铸铝本体1的端面上从外向内分为四层, 每两个贯通孔2为一组,其中最外层和第二层的贯通孔2为7组,第三层和第四层的贯通孔2为5组。
换热管3是U型戓螺旋型LNG换热管,其材质是铜制的或者铝制的。
其原理为本LNG汽车空调冷量回收换热器总成,分为三个系统:,从LNG气管6开始至超低温换热系统7,中低温换热系8,低温回收系统9,再连接至发动机10;超低温换热系统7和中低温换热系8通过换热管3通过蒸发器11和水泵12工作。
该原理是: 打开阀门后液态天然气经管路流入超低温回收系统中多孔喷射管, 液态LNG在多孔的喷射下进入铸铝本体1上的LNG蒸发气室进行气化,由液态转换为气态释放出冷量, 该冷量经气室外壁传给铝本体上的U型或螺旋型冷却液流道中冷却液进行第二次换热;使冷却液降温, 气室另一端LNG出气口与中低温换热系统中的U型戓螺旋型LNG换热铝管相连接, 该换热铝管被放入铝本体内的U型或螺旋型冷却液流道中被流道中冷却液包裹进行第一次换热,LNG气体流出中低温换热系统后流入低温回收系统, 将剩余10c以下冷量通过铝本体在次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惠利百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惠利百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管制地源热泵热回收空调系统
- 下一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