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黏性物料用搅拌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124.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花江;王亚群;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意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1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黏性 物料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桨,特别适用真空均质乳化机上处理高粘性物料的搅拌桨。
背景技术
真空均质乳化机作为日化食品加工的重要设备,自上世纪末进入国内市场,现已得到市场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物料粘稠度的增加,对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真空均质乳化机处理粘度一般在10000CPS以下,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若单靠不断加大设备功率来提高搅拌效果,往往会出现处理效果不佳、处理时间过长、能耗过大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高黏性物料用搅拌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增强处理效果、缩短处理时间、低能耗的高粘性物料的搅拌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高黏性物料用搅拌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黏性物料用搅拌桨,包括框式搅拌桨和平直搅拌桨,所述平直搅拌桨设置在所述框式搅拌桨内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框式搅拌桨上设置有第一桨叶,所述平直搅拌桨上设置有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交错设置。桨叶可以为平直叶片,也可为折叶,试验证明,折叶叶片比平直叶片耗能小。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内驱动轴、外驱动轴,所述外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框式搅拌桨的一端,所述平直搅拌桨设置在所述内驱动轴上,所述内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驱动轴。内驱动轴可以为圆柱形,在同一圆周上安装至少两片叶片;也可以为三角柱形,当它为三角柱形时,本身也能起到搅拌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驱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高剪切乳化器。其转速可设定为500~3000Rpm,配合搅拌桨使用,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桨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设备的运转阻力、有效降低了单位时间的能耗值。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长条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宽度均为2-1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框式搅拌桨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桨叶,两侧的所述第一桨叶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两侧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相互垂直。所述平直搅拌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桨叶,所述第二桨叶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两端的所述第二通孔的相互垂直。运转时物料从通孔内穿过,因开孔方向不同,物料在搅拌桨的作用下,不断改变流动方向,物料经过不同的层流切割,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框式搅拌桨的外侧设置有刮板。可将容器壁上的物料刮下,减少“挂壁”的产生。刮板可以为四氟乙烯刮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黏性物料用搅拌桨,可以根据工艺需要变频调节转速和转向,例如框式搅拌桨与平直搅拌桨转向相反,加强物料间的接触、碰撞,提高了均质效果。其显著特点为框式搅拌桨内设置平直搅拌桨,克服了原搅拌桨处理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加强物料的混合强度及机械均质强度,保证了均质效果、缩短了工艺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黏性物料用搅拌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黏性物料用搅拌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意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意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解车辆惯性冲击力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提高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