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象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4091.5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如玉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象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象棋,尤其是一种新型象棋。
背景技术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现有的象棋不方便人们携带,很容易使人们忘记棋子和棋盘所放置的地方,当人们下棋时,可能因为旁观者较多,他们一不小心将棋盘弄倒了,使得原有的对弈棋局不复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象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象棋,它采用在盒盖和盒底表面设有棋盘,内部设有铁片,棋子下端设有吸铁石。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象 棋,其特征在于:它由盒盖、盒底、铁片、吸铁石、棋子、棋盒构成;所述的盒盖为方形状,表面设有棋盘,下端设有盒底;所述的盒底为方形状,表面设有棋盘,内部设有棋盒;所述的棋盒为方形状,内设有棋子;所述的棋子为圆台状,下端设有吸铁石;所述的铁片分别设置在盒盖、盒底和棋盒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既能方便人们下象棋,又能够防止无意中移动棋子,使得人们忘记了自己所走的棋局,使用方便,适用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盒盖、2-盒底、3-吸铁石、4-棋盒、5-棋子、6-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象棋,其特征在于:它由盒盖、盒底、铁片、吸铁石、棋子、棋盒构成;所述的盒盖为方形状,表面设有棋盘,下端设有盒底;所述的盒底为方形状,表面设有棋盘,内部设有棋盒;所述的棋盒为方形状,内设有棋子;所述的棋子为圆台状,下端设有吸铁石;所述的铁片分别设置在盒盖、 盒底和棋盒的内部。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盒盖上表面设有棋盘,下端设有凹槽,后端通过转轴与盒底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的盒底上端设有凹槽,下端面设有棋盘;所述的棋盒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盒底上端的凹槽内,用于装对弈双方的棋子;所述的铁片设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盒盖、盒底和两个棋盒内部;所述的吸铁石设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盒盖的下端、盒底的上端和每个棋子的下端。
在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盒盖下端的吸铁石和盒底上端的吸铁石组成一个密封装置,用于闭合盒盖和盒底;所述的棋子下端的吸铁石和铁片组成一个相对固定装置,当我们下象棋时,我们可以移动棋子而不带动盒盖或盒底,当我们将棋子放在盒盖上端或盒底下端的棋盘内时,可以防止无意中使得棋子滑动,当我们将棋子放置在棋盒内时可以防止棋子掉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盒盖和盒底打开,再将棋盒取出,然后将棋子摆在盒盖上端和盒底下端的棋盘内,就可以开始下象棋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如玉,未经李如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4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机
- 下一篇:一种资源回收型生活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