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低速搅拌灌浆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3315.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明;肖杰;胡桂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光明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6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搅拌 灌浆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边坡、水坝、建筑等结构物灌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基、边坡、水坝、建筑等结构物灌浆施工的高-低速搅拌灌浆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地基、边坡、水坝、建筑物的加固处理往往需采用灌浆水泥浆液凝结加固的方式完成。灌浆水泥浆液凝结加固的方式主要包括锚杆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及压力注浆,都需要完成水泥浆及水泥砂浆的混合、搅拌、输送及灌浆工艺流程,需要的设备则包括水泥砂浆搅拌机及灌浆泵。
现有技术中,灌浆设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采用单独的卧式或立式搅拌机制取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再通过管道输送到灌浆泵,这种方式受场地安装限制、增加了中间输送环节、设备成本、影响施工的方便性及施工效率,同时,由于其通过临时连接管路一起工作,其对灌浆孔里的控制基本通过压力表显示人为确认,准确度差,而灌浆属于隐蔽性工程,很难在事后对质量效果进行准确的评定,因而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就十分必要,而此类设备对过程的控制受人为影响因素大,因此灌浆效果很难得到控制;第二类为在第一类基础上,通过设置压力计等实现对过程的监测,但压力调节等还是需要人为调节,操作不方便,且设备依然为分散式,移动组装等均不方便;第三类为自动化与集成化程度均较高的设备,但其生产成本较高,控制原理复杂,对使用者的专业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人士操作使用,且其使用范围也限定于某一特定领域,不能在现场广泛应用。
因此,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的搅拌灌浆一体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的搅拌灌浆一体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低速搅拌灌浆一体机,包括底架、搅拌系统、螺杆泵、配电控制箱,所述配电控制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螺杆泵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搅拌系统固定于底架上并与所述螺杆泵系统连通,所述螺杆泵位于所述搅拌系统下方,所述搅拌系统包括高速搅拌桶和低速搅拌桶,所述高速搅拌桶位于所述低速搅拌桶的侧上方,所述高速搅拌桶顶面远离所述低速搅拌桶一侧设置有投料口;所述螺杆泵与灌浆孔管路连通;所述螺杆泵与灌浆孔管路中安装有压力与流量测试仪,所述低速搅拌桶通过出浆管与所述螺杆泵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高速搅拌桶与所述低速搅拌桶连通处设置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螺杆泵与所述灌浆孔之间管路上,从所述螺杆泵往所述灌浆孔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计、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灌浆孔与所述低速搅拌桶管路连通,并在该管路上从所述灌浆孔往所述低速搅拌桶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流量计、第四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三阀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处设置第二接口。
优选地,所述螺杆泵出口处与所述低速搅拌桶连通,并在该连通处设置有第五阀门。
优选地,在螺杆泵的出口处设置三通口,所述螺杆泵出口通过该三通口与所述低速搅拌桶、所述灌浆孔相通。
优选地,还包括防滑踏板,所述防滑踏板设置于所述投料口下方。
优选地,所述配电控制箱悬挂与所述高速搅拌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螺杆泵上方。
优选地,所述底架底部还设有移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低速搅拌灌浆一体机,包括螺杆泵以及与之连通的搅拌系统,将搅拌、输送灌浆功能集于一体,从而缩小了设备占地面积,减少了中间运输环节,成本低廉,提高了施工效率;螺杆泵具有出浆连续均匀、压力稳定,特别适用于高浓度的稠浆,选用螺杆泵作为灌浆泵,可以很好的达到灌浆要求;通过加入自动化控制装置,使得自动化程度高的同时操作简单,并有利于灌浆过程进行控制,提高灌浆质量。
在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速搅拌桶与所述低速搅拌桶连通处设置有第一阀门,从而控制浆液在两者间的传送,可以关闭第一阀门,预先通过高速搅拌桶制浆,再打开第一阀门,将浆液送入低速搅拌桶中搅拌储存待用。
在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泵与所述灌浆孔之间管路上,从所述螺杆泵往所述灌浆孔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计、第二阀门。
因此,在浆液在螺杆泵的驱动下进入灌浆孔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监控,通过第一流量计进行流量统计,通过第二阀门对浆液从螺杆泵出口流向灌浆孔进行通断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光明,未经林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3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