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能质量优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3226.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孝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3113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能 质量 优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优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能质量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能质量在近几年已成为广大供用电各方日益关注的问题,基于计算机,微处理器控制的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在系统中的大量使用,这些设备对来自系统的干扰比机电设备更为敏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一旦出现电能质量问题,轻则引起设备故障,重则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由此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这些设备自身也可能是引起电能质量问题的因素,对其他相邻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再者,对于电子制造业、各类设备的生产厂、纺织业、食品业、造纸业、化工业、冶金业等行业中,拥有大量的非常敏感的电气设备,在工业中使用的装置和设备,包括微处理控制装置和电气装置,他们除了对断电外,对各类型的电力扰动也是很敏感的。如何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和用电效率、保护用电设备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为此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电能质量提出要求的因素包括:供电连续性、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供电频率匀速偏差、谐波、波动和闪变、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暂降、欠电压、操作和雷电过电压、系统震荡等等。我国1990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第一项电能质量国家标准GB12325-199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以来,截止2010年5月底我国发布实施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有四十项之多,由此可见,国家对于电能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能质量优化装置,消除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电能质量优化装置,由输入采样回路、电流电压分析回路、功率因数分析回路、谐波分析回路、工作设定输入、自动旁路控制回路、中央处理单元、输出采样反馈回路、功率优化调整装置、滤波伺服装置、输出显示回路、故障报警输出回路和供电输出回路组成,所述输入采样回路经电流电压分析回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同时还与功率因数分析回路和谐波分析回路连接,所述功率因数分析回路和谐波分析回路也连接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连接自动旁路控制回路、功率优化调整装置、滤波伺服装置、输出显示回路和故障报警输出回路,所述功率优化调整装置和滤波伺服装置同时也连接着供电输出回路,所述供电输出回路连接输出采样反馈回路,并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本新型电能质量优化装置通过输入采样回路对电网A、B、C三相电流、电压、工作频率、功率因数等数据进行采样,采样数据经过电流电压分析回路和谐波分析回路的检测分析,输入中央处理单元进行优化处理,在中央处理单元中对比工作方式的数据设定后进一步进行差异化数据处理,检定出电能优化需要的调整变化量,通过功率优化调整装置和滤波伺服装置实现电能优化输出;在此基础上,装置通过对输出信号进行反馈检测,并将反馈输入中央处理单元,从而实现优化装置的闭环反馈,实现对电能质量的优化和用电设备最佳工作状态的跟踪。
采用上述结构后,该实用新型在生产时所获得的效益远超预期效果,并且安全、操作方便,其如下:
1)采用非相序控制电磁平衡技术,可以抑制来自电源的高次谐波成分,又可以使用电设备所形成的谐波成分减少对电网的传送;
2)采用电磁补偿稳压技术,使选定的节电率不受输入电压波动影响;
3)采用自动加手动安全旁路电路设计,电压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旁路工作,使用中也可以手动旁路工作;
4)自身损耗极低,而无功阻抗较大,并对负荷电流的增大有所改变,由于选用优质特种磁性材料,使用铁芯磁场的涡流损失和磁滞损失比一般矽钢片的损失少得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本系统不仅能抑制谐波,而且还能够改善功率因数,由于主机系统采用特殊的电气连接设计,降低了无功功率,从而提高了负载功率因数;
6)主回路无开关器件,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7)本产品采用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及过流保护等技术,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3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