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储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3138.6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粤荣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310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储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电网用电低谷期补充储电、用电高峰期离网并可有效维持正常家庭用电的储电柜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相对于物质生产的仓储,电源生产在当今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储电系统”。电力使用的一个重大特点是日夜需求不平衡,导致社会对电网能源需求存在差异巨大的峰谷期,我国电力来源80%以上是常规热电,热机不可以在峰谷周期时间内大幅度调整工作状态,由此造成了谷期电的极大浪费,国家普遍以折价方式鼓励使用夜间谷期电。为了不浪费谷期电,很多地区甚至上马以谷电储存为目的的区域小水电,通过夜间抽水到高位水池,日间再放水到低位水池发电补充白天用电,这种“小水电”技术方案的明显缺点是电能转换效率低、占地面积大;近年各国储能专家更倾向于建造以蓄电池充、放电原理为基础的巨容量、巨功率储电站,理论优势为电能转换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是公认的电网分布式储能优选技术方案之一。
巨容量、巨功率储电站遇到了蓄电池如何搭堆的技术难题,因为储电站所需的蓄电池堆,并非现市场常见的百瓦时、千瓦时级容量范围,而是百兆瓦时、千兆瓦时级容量范围,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电池可用。在常规储电、不间断电源的容量、功率范围,目前主要是使用铅蓄电池,其具有安全可靠、价廉、适合浮充电等优势,但巨容量、巨功率是一全新领域,需要在结构原理方面进行重新设计;至于处于试验阶段的巨容量锂电堆、矾电堆等,不仅价高,使用安全性、温度特性都不够理想,在技术方案及经济指标方面与储电站的实用要求相距甚远。
在储电站研发遇到巨容量、巨功率的技术方案难题时,将谷电储存的思路改变为藏电于民可能是一条现实出路。所谓藏电于民,是将储电站小型化、分散化,甚至以一种新型家用电器的形式进入家庭,产品设计放回到现有技术性的成熟容量、成熟功率范围,使电网分布式储电站的方案得到现实技术支撑。
在中国专利申请201020128917.7中,提及“一种充放电及储能电路”,用于为电动汽车电池提供电能,包括:用于储存电能的储能模块: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以储存电能、或对储能模块存储的电能进行逆变以产生一高频交流的充电模块及逆变模块:通过变压器及整流电路对所述高频交流进行稠合及整形以产生一直流电压从而为电动汽车电油进行充电的高频直流充电模块:控制充电及逆变模块与三相电的每个火线端分别导通或断开、并控制充电及逆变模块与高频直流充电模块导通或断开的开关模块。这类源于常规不间断电源的产品并不能满足家用储电的基本特征和使用要求,要改善电网用电负载的巨大峰谷差,必须根据生活用电习惯设计。
近年因局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市场也有一些将源于电脑不间断电源设计的大功率产品,试图满足家庭储电、保障用电的需求,但在产品思想方法上,并没有根据家庭储电、用电的基本特征而改造,因而不适合搬作正式家用。例如家庭储电的低碳模式为白天使用夜间谷期电,在白天用电高峰期脱网运行,常规UPS产品不具备这一使用要求;在技术设计上,常规UPS使用蓄电池的方式是不间断浮充制,但储电柜对蓄电池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浮充制,而是类似电动车电池的循环充放电制,在这种使用方式中,蓄电池会因充电限压值过低、长期充不满电而容易衰减,寿命缩短。因此,常规不间断电源并不具备储电柜运行在与外电力网错峰补谷状态的基本特征,很难上升为一种实用的家用电器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产品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着眼于节能减排效果、针对外电力网错峰补谷需求的家用储电柜。该家用储电的一个最重要的使用特征是:运行在与外电力网错峰补谷的状态。在常规不间断电源产品的技术基础上,变换工作逻辑程序,使用户(常规状态)下班后的上半夜使用外电力网,下半夜补充储电,白天完全可以断开与外电力网的联系,依靠家用储电柜的储电量维持家用电器正常运行,从而达到与外电力网错峰补谷的产品设计目标。
为实现上述的产品设计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储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家用储电柜包括输入端1、输出端2、逻辑开关3、控制模块4、充电模块5、逆变模块6、蓄电池7和外壳8,所述家用储电柜的外接输入端1与外供电网连接,输出端2和家用电网连接,蓄电池7分别与充电模块5、逆变模块6和控制模块4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4分别与充电模块5和逆变模块6连接并通过数据程序控制其工作状态以及控制逻辑开关的逻辑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粤荣,未经刘粤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3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能量收集和管理系统的智能电池
- 下一篇:一种三相电流动态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