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制动器动铁芯超小型吸合到位信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2213.7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熊林根;王志涛;邓德新;王红香;周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H03K17/90;F16D121/20;F16D1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刘莹;罗习群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制动器 动铁芯 超小型 到位 信号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制动器动铁芯吸合到位信号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霍尔元件作为信号输出的新型电磁制动器动铁芯超小型吸合到位信号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航天遥控系统或远程无人控制系统的电磁制动器动铁芯吸合到位信号组件均采用微动开关到位信号组件。如图1所示,它采用在电磁制动器的静铁芯组件的外环端面安置1~6个微动开关3。当动铁芯吸合到位时动铁芯左端面压靠微动开关触点,接通开关,给出动铁芯到位信号。该组件使用的微动开关体积大、反应时间长且不耐冲击振动。几个微动开关在动铁芯吸合时给出的到位信号前后时间差大。因此,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其中体积大是其致命弱点,因此它只能应用于体积较大的电磁制动器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响应时间更快的电磁制动器动铁芯超小型到位信号组件。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制动器动铁芯超小型吸合到位信号组件,在电磁制动器静铁芯组件与动铁芯相对的端面的导磁铁芯外圆端部或内圆端部开设多个向内凹的槽,槽内放置有霍尔元件并固定。
所述槽的深度为霍尔元件厚度的1.1~1.5倍。
所述槽的数量为1-6个。
霍尔元件为线性霍尔元件。
所述霍尔元件多于1个时,采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霍尔元件。
所述霍尔元件在霍尔元件槽中采用结构胶进行固定,或采用非金属卡件固定,或采用非导磁金属卡件固定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霍尔元件体积非常小,对电磁制动器的电磁吸合力影响很小。使用多个动铁芯到位传感元件(霍尔元件)能够获得非常可靠的到位信号。为了更清晰地从霍尔元件输出电压的变化感知动铁芯的位置状态,在电磁制动器动铁芯吸合到位信号组件中接入霍尔元件电压信号放大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结构简单、体积超小、对动铁芯的位置位移十分敏感并非常可靠地给出到位信号;通过对霍尔元件输出电压的分析,能够对电磁制动器的通电状态、动铁芯的未吸合状态、动铁芯的吸合到位状态和动铁芯的吸合未到位状态均能作出准确的判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采用微动开关的电磁制动器动铁芯吸合到位信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动铁芯; 2—静铁芯组件;
3—微动开关; 4—霍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制动器动铁芯超小型吸合到位信号组件,在电磁制动器静铁芯组件2与动铁芯1相对的端面的导磁铁芯外圆端部或内圆端部均布1~6个向内凹的槽,槽内放置有霍尔元件4并固定。霍尔元件为线性霍尔元件。
所述槽的深度为霍尔元件4厚度的1.1~1.5倍。为了防止动铁芯左端面在电磁力吸合时压坏霍尔元件4,可将霍尔元件槽铣削至超过霍尔元件4本身的厚度尺寸。当采用1个霍尔元件槽时可周向任意布置。当2~6霍尔元件槽时应尽可能采用均布方式,以获得尽可能可靠的到位信号。
为尽量减小该信号组件的体积,霍尔元件4在霍尔元件槽内的固定方式采用结构胶固定,以避免采用导磁金属固件带来的磁埸干扰。电磁制动器的磁力线可以无忧无损耗地穿越霍尔元件,使得霍尔元件4准确地感知动铁芯1所处的位置状态。
采用霍尔元件4作为感知因电磁制动器中动铁芯1的轴向移动,是否解锁到位或制动到位而引起的磁场变化,进而使得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来准确判断到位状态。如:
未通电时的霍尔元件输出电压: 2.70V
通电后动铁芯吸合并压靠静铁芯时的霍尔元件输出电压: 2.06V
通电后动铁芯因故障而未压靠静铁芯时的霍尔元件输出电压: 1.78V
从霍尔元件输出电压值的大小可以准确判断动铁芯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即:
1)电磁制动器断电状态;
2)电磁制动器加电后动铁芯完全吸合至静铁芯组件端面的状态;
电磁制动器加电后动铁芯因故障而未能完全吸合至静铁芯组件端面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2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OLED镀膜的蒸镀罩
- 下一篇:蓄电池铸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