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车辆智能识别定位追踪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12191.4 | 申请日: | 201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香增;高瑞民;雷晓岚;霍威;容涛;师玮;冯跃;郑勇;王绪;王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G01G1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车辆 智能 识别 定位 追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定位追踪区域内车辆的一种电子系统,确切讲是油田车辆智能识别定位追踪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油井地区储油分布广的环境,储油区车辆现常采用人工记录,它不仅增加了劳动成本,还会出现漏记、少记的问题,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其二,由于储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车辆行车路况差,增加了车辆管理的难度,无法确定车辆所处的环境。采用GPS 定位需要架设需多无线,虽然能解决定位问题,但无法自动统计车辆运油数据,使管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科学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车辆智能识别定位追踪装置,以便实现储油分布广的油井地区车辆定位、运油自动统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至少包括车辆电子车牌、数字地称和无线收发电路基站,数字地称与车辆电子车牌通过无线收发电路的无线电信号连接;车辆电子车牌与无线收发电路基站通过无线收发电路的无线电信号连接,无线收发电路基站通过GMS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所述的车辆电子车牌包括电池、处理器、存贮电路、第一无线收发电路,处理器通过I/O与第一无线收发电路和存贮电路电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与DC/DC电源电路电连接,DC/DC电源电路输出3-5V的电压,3-5V的电压加载在处理器、存贮电路的电源端,正极与正电源端电连接,负极与负电源端电连接。
所述的无线收发电路基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电池、单片机、GMS模块和第二无线收发电路,单片机通过I/O与GMS模块和第二无线收发电路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
所述的控制中心包括中心GMS模块和计算机,中心GMS模块和计算机通过接口电连接。
所述的数字地称是在现有的数字地称上通过接口电连接无线收发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是:1)由于设计了全自动化的定位记录系统,无需人工记录,提高了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大大降低了系统的人力成本要求,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定位信息的准确程度,较少人为的错误记录。2)专门针对于陕北油田的地理特性设计,油田分布广,并且需要标识定位的地点多无供电,系统中设计的智能识别定位基站供电方式为光伏板加蓄电电池组供电,可方便、灵活的安装于需要标定的位置。3)系统中数据存储方式为所有数据汇聚到中心基站存储,当有数据时,任何管理基站都会立即将数据汇聚至数据中心,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并且防止人为修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图;
图2是车辆电子车牌原理框图;
图3是无线收发电路基站原理框图。
图中,1、车辆电子车牌;2、数字地称;3、无线收发电路基站;4、控制中心;5、沿途道路;6、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车辆电子车牌1、数字地称2和无线收发电路基站3,数字地称2与车辆电子车牌1通过无线收发电路的无线电信号连接;车辆电子车牌1与无线收发电路基站3通过无线收发电路的无线电信号连接,无线收发电路基站3通过GMS与控制中心4电连接;无线收发电路基站3分布在包括车辆电子车牌1的车辆6经过的沿途道路5一侧。
如图2所示,车辆电子车牌1包括电池101、处理器102、存贮电路103、第一无线收发电路104,处理器102通过I/O与第一无线收发电路104和存贮电路103电连接,电池101的正负极与DC/DC电源电路105电连接,DC/DC电源电路105输出3-5V的电压,3-5V的电压加载在处理器102、存贮电路103、第一无线收发电路104的电源端,正极与正电源端电连接,负极与负电源端电连接,处理器102控制第一无线收发电路104接收数字地称2检测的车辆重量和载油油重量,将车辆重量和载油油重量存贮在存贮电路103中;处理器102控制第一无线收发电路104向无线收发电路基站3发送车辆重量、载油油重量和车牌信息,由无线收发电路基站3通过GMS模块将接收的车辆重量、载油油重量和车牌信息无线发送到控制中心4。
如图3所示,无线收发电路基站3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01、充电电池302、单片机303、GMS模块304和第二无线收发电路305,单片机303通过I/O与GMS模块304和第二无线收发电路305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01与充电电池302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01将接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存贮在充电电池302内,由充电电池302向单片机303、GMS模块304和第二无线收发电路305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2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