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伺服变量泵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12047.0 | 申请日: | 201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6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安立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82 | 分类号: | B29C45/8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5824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通途路小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伺服 变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系统,尤其是一种注塑机伺服变量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注塑机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注塑机伺服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阀、油箱、出油管、回油管、定量泵和液压油缸,出油管和回油管连接在控制阀与油箱之间,液压油缸则作为注塑机动力源,控制阀则控制液压油缸两个腔室油路的通断,定量泵设置在出油管上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压力,由于定量泵的转速选定后,他的流量和压力为恒量,导致不能调节,使生产效率低,浪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注塑机伺服变量泵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注塑机伺服变量泵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阀、油箱、出油管、回油管、变量泵和作为注塑机动力的液压油缸,所述出油管和回油管连接在控制阀与油箱之间,所述液压油缸内设有被活塞隔开的前后两个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与控制阀相连,所述变量泵设置在出油管上,在一定动力作用下,变量泵的实际流量能随实际量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充分地利用动力资源,扩大泵的应用范围,在量程较低时,流量明显地大,从而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在量程较高时,也能保持一定流量,并且显得动力足。
变量泵5上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上连接有旋转编码器8,在出油管3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和旋转编码器8的输出信号皆输入至伺服驱动控制器9,伺服驱动控制器9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使伺服电机、旋转编码器、伺服驱动控制器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回路,伺服驱动控制器可精确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控制器和定量泵又形成了另外一个闭环控制回路,压力传感器可有效测量出油管上的压力情况,并将信号反馈至伺服驱动控制器,伺服驱动控制器根据设定有效控制伺服电机,进而通过变量泵来调节。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注塑机伺服变量泵控制系统, 通过伺服电机、旋转编码器、伺服驱动控制器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回路,伺服驱动控制器可精确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控制器和定量泵又形成了另外一个闭环控制回路,压力传感器可有效测量出油管上的压力情况,并将信号反馈至伺服驱动控制器,伺服驱动控制器根据设定有效控制伺服电机,进而通过变量泵来调节,充分地利用动力资源,扩大泵的应用范围,在量程较低时,流量明显地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在量程较高时,也能保持一定流量,并且显得动力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控制阀1、油箱2、出油管3、回油管4、变量泵5、液压油缸6、伺服电机7、旋转编码器8、伺服驱动控制器9、压力传感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注塑机伺服变量泵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阀1、油箱2、出油管3、回油管4、变量泵5和作为注塑机动力的液压油缸6,所述出油管3和回油管4连接在控制阀1与油箱2之间,所述液压油缸6内设有被活塞隔开的前后两个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与控制阀1相连,所述变量泵5设置在出油管3上,变量泵5上可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上连接有旋转编码器8,在出油管3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和旋转编码器8的输出信号皆输入至伺服驱动控制器9,伺服驱动控制器9与伺服电机7电连接。由于伺服电机7、旋转编码器8、伺服驱动控制器9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回路,伺服驱动控制器9可精确控制伺服电机7的转动;压力传感器10、伺服电机7、伺服驱动控制器9和定量泵又形成了另外一个闭环控制回路,压力传感器10可有效测量出油管3上的压力情况,并将信号反馈至伺服驱动控制器9,伺服驱动控制器9根据设定有效控制伺服电机7,进而通过变量泵5来调节,充分地利用动力资源,扩大泵的应用范围,在量程较低时,流量明显地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在量程较高时,也能保持一定流量,并且显得动力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安立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安立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2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