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自动烘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650.7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7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弘 |
主分类号: | A21B1/36 | 分类号: | A21B1/36;A21B1/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自动 烘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烘焙设备,尤其是一种食品自动烘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烘焙食品中,面包、饼干、方便面等食品都已成为人们的主餐食品之一,尤其是上班族青年,由于生 活节奏加快,他们是主要消费群体,因此安全、卫生是最基本的,必需保证。未来食品发展应该是安全、卫生、营养、保健、回归自然,要适合人们对营养的追求。早在20世纪90年代营养界对人们就提出“三低一高”即低脂肪、低糖、低盐、高蛋白,这也是烘焙、糖果产品开发的趋势。在烘焙食品中,面包、饼干、方便面等食品都成为人们的主餐食品,尤其是上班族的青年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他们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因此安全、健康应放在首位。
而现有的食品烘焙装置中,一般采用人工操作,加大工作人员工作量,且效率低,成本高,在烘烤和油炸时也是采用人工控制油温等,而加热油温时不能准确控制油温,进而增大食品不合格率,食用油温度常常加热过高,超过食用油的燃点,而一般食用油的燃点为200℃以上,会产生丁二烯醛类等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可致癌,极大危害了人体健康。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食品烘焙装置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及使用方便快捷、自动化操作及控制的食品自动烘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食品自动烘焙装置,该烘焙装置包括机壳及上、下烘焙面板,所述机壳内具有烘焙腔,所述上、下烘焙面板均位于烘焙腔内部,所述上烘焙面板固定于烘焙腔顶部,下烘焙面板连接有升降机构实现与上烘焙面板夹持加热;该烘焙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上、下烘焙面板及升降机构连接,该升降机构为千斤顶。
进一步,所述上、下烘焙面板内部均设置有多根电加热棒。
进一步,所述下烘焙面板一侧设置有食品烘焙模具,该下烘焙面板一侧具有导向定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导向定位装置包括与下烘焙面板连接为一体的导向环及固定于上烘焙面板一侧的定位杆,所述导向环套于定位杆外侧。
进一步,该烘焙装置外侧套有外罩,该外罩上具有可旋转开启的旋转门或旋转窗口。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外罩一侧,该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新型的功效在于:采用有控制器控制的上、下加热面板对需加热食材进行加热,且加热温度控制在180℃以下,远远小于食用油燃点,有效避免因食用油加热温度超过其燃点产生致癌物质的不良现象,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加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加热面板或下加热面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食品自动烘焙装置,该烘焙装置包括机壳1及上、下烘焙面板21、22,所述机壳1内具有烘焙腔11,所述上、下烘焙面板均位于烘焙腔11内部,所述上烘焙面板21固定于烘焙腔11顶部,所述上烘焙面板21固定于机壳、上部,下烘焙面板22连接有升降机构3实现与上烘焙面板21夹持加热,所述上、下烘焙面板21、22内部均设置有多根电加热棒4;该烘焙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5,该控制器5分别与上、下烘焙面板21、22及升降机构3连接,该升降机构3为千斤顶,本申请人经过多次试验证实,千斤顶能较好的实现升降的范围及力度。所述下烘焙面板22一侧设置有食品烘焙模具6,该下烘焙面板22一侧具有导向定位装置7。所述导向定位装置7包括与下烘焙面板22连接为一体的导向环71及固定于上烘焙面板21一侧的定位杆72,所述导向环71套于定位杆72外侧。该烘焙装置外侧套有外罩8,该外罩8上具有可旋转开启的旋转门或旋转窗口。所述控制器5设置于外罩8一侧,该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该控制器可5控制烘焙的时间及温度。
食用油的燃点一般在200℃左右,达到会超过食用油燃点时会发生食用油变质产生致癌物质,也产生大量油烟,而本新型上、下加热面板21、22经控制器5控制器加热温度在180℃以下,有效避免食用油变质现象,进而增强了生产出的食品安全性,同时也避免油烟的产生。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弘,未经王建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线形甜筒披萨杯模具
- 下一篇:一种液氮标本壶